- 东兴美食指南出炉~
- 东兴加快与越南芒街多领域务实合作
- 2月21日,广西东兴口岸恢复客运通关
- 广西边贸融入中国—东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
- 广西东兴产业旺 村民笑 茭白种植基地喜获丰收
- 广西东兴抢抓机遇 加快与越南芒街多领域务实合作
- 广西东兴京族老人的国旗情缘
- 组队走起!东兴口岸恢复出境团队旅游业务
- 东兴口岸国际道路运输管理处组织召开第四季度安全工作会议
- 2019越中(芒街-东兴)国际商贸•旅游博览会综述——联合展览成果丰硕
- 东兴出入境边检站峒中分站年通关量首破百万
- 2019越中(芒街-东兴)国际商贸•旅游博览会综述
- 中国东兴—越南芒街跨境旅游推介会走进四川省成都市
- 东兴出入境边检站峒中分站年通关量首破百万
- 广西东兴市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独弦琴 众人弹琴
- 东兴市竹山村通过国家级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考核
- 广西防城港边境旅游试验区探索初见成效
- 认识北海,从这9家博物馆开始。
- 定了!6月2日侨港将举行40周年庆典活动!
- 重磅!国际风筝板锦标赛今日在北海开赛!
- ·上思十万大山传统瑶族婚礼实景演绎 瑶族婚礼
- ·回家! 2018春运大幕开启
- ·防城港市那坡壮族端午节
- ·水声花影,我歌且谣
- ·防城港上思民俗斗鸡庆新春
- ·广西壮族的婚礼习俗
- ·各地的元宵节习俗
- ·婚之日,在瑶家
- ·防城港 东兴市京族哈节 农历六月初十
- ·壮族习俗
- ·东兴市中越边境旅游节 每年10月28日至30日
- ·防城港上思举办瑶族婚礼实景演绎活动
- ·东兴传统风俗习惯
- ·娶个越南新娘 跨国婚姻能幸福吗?
- ·“三月三”公众假日第一天各族同胞打起陀螺唱起歌
- ·民间习俗-奇异的防城港食俗
- ·防城港名优土特产
- ·黄喜雄和他的砧板陀螺
- ·广西防城港上思县过年习俗
- ·牛腹闹春鼓
- ·茅岭双黄蛋
- ·探寻防城港市江山半岛千年古运河
- ·跨国旅游线路三天两晚游
- ·防城港人文民俗
- ·上思壮族的“契认”习俗
- ·防城港人文风俗
- ·刘永福 援越抗法
- ·防城港民族风情
- ·金花茶
- ·为周一波“脱光”点赞
牛腹闹春鼓
老家祖传有几面大老鼓,文物所王所长邀我带他去看。那鼓始源于1739年,闹春乐民,祥和社稷为目的而成立《庆万家乐鼓队》的旧产物,清嘉庆年间最盛行,一直继承、发展和传播,有275年的历史。据施氏家谱记载:“康熙盛世,孔驮龙岗坡,天运、仁普二公,伐大圆木挖心成空腔,牛皮裹口,弦调音,牛腹状,高五尺,三、四壮汉难抬走,十五面合成队,摆人字列,敲其声如惊雷,闹春声传百里,八面威风,欢天喜地,此物牛腹闹春鼓也了。”
关于“牛腹闹春鼓”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的一个春天,碧翠湖出现一个水怪,兽头马身,狰狞凶残,危害家禽,弄得鸡犬不宁,人们曾几次擒杀,水怪沉伏湖底逃生。有一次,一个牧童赶来15头大水牛,潜入湖底和水怪决斗三天三夜,牛群和水怪同归于尽。从此,村民生活才安静。为纪念那些大水牛,人们用牛角做号,牛皮做成15个牛腹形大鼓。在开春时,人们擂鼓开春,擂鼓喧天,庆祝安宁,并从第二年起,每年农历三月初四,用艾叶、糯米粉、黄糖等舂和,用花生、芝麻打粉溶黄糖作馅,制圆馍,外包芭蕉叶蒸熟,叫“艾馍”,喂入牛嘴敬感牛恩,叫“敬牛节”。
“牛腹闹春鼓”的制作工艺特别。人们采用回音、颤音好的樟树、鸭脚木、木棉树为上料,在60-90公分大,长150公分的树径上,挖空树心成圆洞做“鼓腔”,用干老水牛皮把大口盖住叫“鼓皮、鼓革或鼓面”。四周用48条笔杆粗牛筋做“鼓弦”平衡拉紧使鼓皮张紧,敲击“咚咚咚”直响,醇厚动听。
“牛腹闹春鼓” 共有15个,形成一鼓队。鼓队有母鼓(指挥鼓)一个,稍大,写上“施”大字样。有子鼓14个,按顺序排列各有鼓名:人、面、桃、花、相、映、红、催、生、五、谷、庆、万、家。擂鼓时,14个子鼓列队成“人字”型,两旁配有两口大锣和一个镲,敲打能发出15种不同声音,声声喧天。
几百年来,“牛腹闹春鼓”是屯里人的心头宠物。屯里人听说我们要把鼓拉走,都围着鼓四周,这里端详、那里抚摸。还对着我们说:我们祖辈惜爱鼓,爱闹鼓,逢年过节,国家重大喜日,我们都在碧翠湖畔擂鼓庆贺,形成我们的传统习俗。因为它能够增加热烈的气氛,还能鼓舞士气,于是便成了威风的化身,时代进军的号角。民国19年5月,粤军陈炯明部陈文波、杨载新率300余人,从东兴进入上思县城至昌墩一带,并在昌墩、叫丁等圩派收捐税,围攻孔驮屯。人们自发组织起来拿起土枪炮,敲响“牛腹闹春鼓”呐喊抗击,杨载新部大败,溃逃邕宁大塘乡。1945年,日本鬼子宣布无条件举白旗,中国人民取得抗战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天宫二号畅游太空等等,屯里男女老少都擂起“牛腹闹春鼓”,唱起歌,一片狂欢。
说起鼓文化,王所长如数家珍。鼓是精神的象征,最早的鼓,是进入陶器时代用陶土烧制的“土鼓”,土鼓标志着农耕文化型舞蹈之开端。从《周易》:“鼓之舞之以尽神”的记述可知,早在商周时代不仅出现了原始的鼓舞形式,而且鼓与舞相结合的乐舞形式,已成为鼓舞、激励人们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中国的鼓,花样多,分布广泛,且负有盛名。太原鼓乐,成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花鼓,使凤阳声名显赫,西安鼓乐,是“中国古代音乐活化石”;广西是鼓乐的海洋,有腰鼓、盆鼓、铜鼓等,而铜鼓便是壮族人民的骄傲。上思最早发现有鼓是唐朝。历史记载:腰鼓,很小,陶瓷鼓身,兽皮面;盆鼓,稍大,用于舞狮、舞龙敲击;鼓身高大,鼓声最洪亮,声名远播的是“牛腹闹春鼓”了。因为“牛腹闹春鼓”的结构特别,鼓腔比一般鼓空开:胸怀远大,蕴含虚怀若谷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