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南吉婆岛:畅享海滩美食盛宴,纵览北部最佳避暑海岛风光
- 越南北部宝藏旅游目的地:下龙湾、吉婆岛、河内,最佳旅行时间大揭秘
- 只需身份证!越南谅山一日游,解锁异国新体验
- 中国峒中—越南横模口岸旅检通道正式启用
- 中国峒中-越南横模口岸旅检通道正式启用
- 中国峒中-越南横模口岸正式开通旅检业务
- 越南:将把63个省级行政单位精简至34个
- 越南:将把63个省级行政单位精简至34个
- 文化中国行丨金滩海边博物馆里,传来独弦琴悠扬旋律……
- 越南签证种类解读:DL领馆签/落地签/EV电子签/五年免签任君选择,让您无忧越南行
- 越南旅游安全深度解析:行前准备、风险规避与实用防护指南
- 越南签证申请全攻略,了解越南签证知识轻松开启越南之旅
- 越南下龙湾天堂岛游记:穿梭喀斯特奇观,拾贝云端海岛梦
- 中越青年红色研学之旅走进东兴 携手共创友好未来
- “视联网+AI”应用场景落地对接会在东兴市举办
- 东兴市与越南芒街市工作组联合考察东兴口岸基础设施设备
- 稳外贸促发展!东兴跨境电商集聚发展
- 东兴出入境人次持续增长 中越两国在商贸、旅游、文化等领域的交往日益密切
- 越南下龙湾&河内四天自由行,新鲜出炉的攻略来了
- 越南下龙湾三天自由行:游轮驶过海上桂林,轻奢时光里的碧海岩诗
- ·“文化有缘” 花开边海城——防城港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扫描
- ·防城港市简介
- ·防城港市参加第12届东博会有新亮点
- ·“京族荣誉村民”是民警最看重的荣誉
- ·防城公路管理局电话
- ·防城港市外宣办电话
- ·中国-东盟商会领袖论坛在南宁召开
- ·防城港市江山半岛旅游度假区荣膺“国际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 ·防城港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防城港港口区发展特色种养 "小八黑"做出"小八菜"
- ·防城港“出嫁女”喜获宅基地安置
- ·防城港:开始征集市园博园设计方案
- ·初阳陪同内蒙古满洲里市考察团在防城港市考察
- ·广西边防官兵的生活写照
- ·东兴法官化解兄弟矛盾获百岁老人感谢
- ·防城大队着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 ·风暴潮侵袭白浪滩 当地军民奋起救灾
- ·东南亚成“十一”旅游热点
- ·2014版记者证将于7月15日起换发
- ·防城区入选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区
- ·防城港首个浪漫海上婚礼举行
- ·2016年防城港市海上龙舟赛即将鸣锣开鼓 共有19个队参赛
- ·气象应急管理岗管理员正式走马上任
- ·国庆节期间 大批“鸟人”来防城港观鸟
- ·防城港红南安置点第一批安置房交付使用
- ·我市严格贯彻“八项规定”刹“四风”出重拳
- ·记录防城港“慢铁”最后一班岗
- ·防城港推行建筑“实名制卡” 农民工工资每月准时打卡上
- ·李伦兵:各级各部门切实把握好项目工作的科学规律
- ·防城港生态家园更宜居
防城港:老党员临终不忘交党费
图为黄炳坤的党费证。党费证清晰地记录了黄炳坤每个月交纳的党费,但时间永远静止在了1月19日。 本报记者 朱新华 摄
防城区团结大道2巷,一栋爬满时代痕迹的简陋小楼里,老家具、旧家电有序地摆放,3个老书柜满满地陈列着“线装品”书籍,让人看了仿佛有种时光倒流的感觉。
这就是共产党员、原防城县边境广播站站长黄炳坤的家。
半年前,被肝炎、前列腺炎等病症缠身的黄炳坤病情加重,不断入院治疗,直至病危,仅半年就花费5万多元,生活愈发拮据。
1月24日中午,黄炳坤虚弱地躺在床上,憔悴而消瘦。可任凭家人如何劝说,他就是执意不肯去医院看病,口中喃喃自语着:“我还有一件事情没做完啊。”
12时30分,迷糊中的黄炳坤忽然清醒起来,也不知哪儿来的力气,一把抓住离自己最近的一只手,对身边的人说:“我好想再见一见组织的领导,你们谁能带我去呀?”他不停地重复着这句话,两眼来回地转向身边一张张熟悉的面孔,眼眶里闪动着恳求的泪光。
考虑到领导下乡,黄炳坤也身体虚弱,受领导委托前往看望黄炳坤的市委宣传部的干部打开了手机视频,让他与正在赶往东兴视察工作的市委宣传部的领导进行视频通话。
“领导啊,我的党费还没交呀,我让他们帮我拿去交了吧。”刚连接好视频,黄炳坤就急不可耐地说。
“那天您不是已经交够了吗,您不记得啦?”市委宣传部领导耐心地安慰道。
“交了?哦,那我就提前把今年的都交了吧,我怕忘了啊。”黄炳坤情绪显得有些激动,并旋即在枕头底下一阵乱摸起来。
“您先去医院,等把病养好了,后面的党费我们再帮您拿来交,还要请您参加党支部的活动呢。”隔着视频,市委宣传部领导鼓励着他。
听到这么一说,黄炳坤顿然开心起来:“好……好……好,我明天就去医院把病治好,请组织放心,请领导放心!”
然而,黄炳坤第一次没有践行立下的承诺。1月24日下午5时,他因病医治无效,81岁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永远离开了我们!
1936年3月,黄炳坤出生在一户贫农家庭;1983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81年的人生里,他经历过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寻求民族独立、自由解放的艰辛历程,聆听过改革开放的奋进号角,目睹过硝烟弥漫的边境保卫战,做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产党伟大、光荣的烙印,早已铭刻在他的心间。
市委宣传部领导回忆道:“在10多分钟的通话视频里,黄炳坤在生命弥留之际,说得最多的还是交党费的事。但那天距离他上一次交党费才过去5天。这说明他即便在意识不清的情况下,仍念念不忘交党费的事啊。”
1月19日上午,市委宣传部领导登门看望他,还没聊上几句,迷糊中的他却下意识地把手伸向枕头底下,摸索出叠得整整齐齐的260元钱,颤巍巍地说:“请你们帮我把这个月的党费交了吧。”
但黄炳坤每个月的党费是19.6元,这260元已远远超出了他所要交的党费额度!
当把多出的钱退回给他时,他却执意不收,说要全部上交。最后,经过一番苦口婆心的解释,他才勉强作罢。
“父亲可能对许多事情都会忘记,想不起来了。但什么时候该交党费,他一定不会忘记。”女儿黄璐华回忆。
去年12月27日,黄炳坤的生前同事刘基东到医院看望他。他在迷糊中拉着刘基东的手,念叨的还是交党费的事:“老朋友,我生病走不动了,但我还有党费没交啊。”
在黄炳坤看来,交党费是每个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是一个合格党员必须要做到的基本要求,没有价钱可讲,没有理由可推,更没有借口拒交。他入党34年,从没拖欠过一次、一分钱党费。
黄炳坤生前的同事凌晓英说,黄炳坤1997年1月退休后,一直坚持自己到单位按时交党费。2007年后,因为年纪大了,行动不便,他就每月按时带上钱走上半小时的路程,到凌晓英搭车上班的地方,让她帮代交党费。
即便是冬天、风雨天,他也像摆钟一样准时无误。凌晓英记得,2008年12月的一天清晨,她远远地就看见黄炳坤裹着大衣站在路边,在瑟瑟寒风中等候。因为凌晓英是早上7时的车,黄炳坤最迟也要在6时起床,那时天还未亮呢。
有一次,到了交党费的日子,黄炳坤不巧生病了,自己去不了,他就嘱咐家人帮送过去。家人见天下着大雨,想改天再送,但黄炳坤坚决不肯,要不就自己去送。家人别无选择,只好冒雨去帮他交党费。
翻开黄炳坤生前最后一本党费证,是2008年1月到2016年12月的交费记录,每个小格子填写得密密麻麻、满满当当,和它的主人一样,一生充实,不留空格,没有遗憾。
青松挺立,海棠无语。黄炳坤的生命定格在了81岁。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依然不忘一个共产党员的义务,向组织交上最后一笔党费,把热爱共产党的真挚实感传递给了后来者,感染着后来人,让熟悉他和不熟悉他的许许多多的人们不忘初心,忠诚于党,并世世代代视为珍宝,永远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