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夏至吃狗肉的习俗

www.bianguan.net 2015-1-18 11:38:28 习俗/名人专栏:客服中心

在钦州,有夏至吃狗肉的习俗,不过这个习俗也不是钦州所独有,整个岭南各地都有类似的习惯(如玉林、博白、北海、防城、广东开平等等),就钦州本地来说,谁也说不出一个所以来。坊间只是传闻夏至这一天吃狗肉不热(其实,也有说这一天吃什么热气的东西如荔枝都不热)。

作为客家移民与汉民族移民的终点站的广西沿海一带,很多随移民带来的风俗习惯的真正的起源也随着移民的漂流而流逝,留下的只是现象的表面,普通百姓也只是随大流人云亦云,人吃我吃。夏至吃狗肉这一习俗的原因还是有的。作为六畜之一的狗,一直以来就是农耕社会里主要的肉食来源。而夏至吃狗肉则是更早的战国时期就有了:战国时期秦德公即位次年(前676年),天气酷热,疫疠流行。秦德公便按“狗为阳畜,能辟不祥”之说,命令臣民杀狗避邪,后来形成夏至杀狗食狗的习俗。

到了宋朝,一个属狗赵姓皇帝忽发奇想:吃狗不就是吃我皇帝吗?于是布告天下:严禁吃狗!狗这才渐渐地由食用肉畜转变成看家护院的忠臣。宋朝之后的几百年间,虽然已可吃狗肉,但狗肉也淡出了平常百姓的餐桌。而夏至食狗的习俗却在交通及信息不便的岭南各地保存下来。

虽然钦州有在夏至食狗的习俗,但是现在作为钦州本地第一大姓的黄姓的后人(还有一些其他姓氏)来说,却是严禁食狗的(普遍的传言是当初黄氏的一个祖先曾受一只黄狗所救,故感恩,族人永不食狗)。本草纲目云:性热,味咸、甘、酸;温补脾胃、补肾助阳、轻身益气、祛寒壮阳。作为热气而温补的狗肉,在夏季食用确有不妥。但是夏至这一天却有习俗吃狗,看来原始的原因只有:祛邪避祸。至于这一天食狗不热等等说法只是掩盖了原来真实的目的。

正宗钦州的狗肉做法与其他地方(原钦廉地方除外)略有不同,它既不是桂北的干锅麻辣或者白切,也不是什么煲仔火锅之类,是原钦廉独有的红焖做法:1.将狗宰杀后脱毛;2.将整只狗架起用稻草或者木材或者煤气火焰喷枪将狗皮略为烧烤,直至够外表皮板结鼓涨变深色(一可让狗肉成型,二可去除没有拔净的毛);3.用刀将烧烤变色的外皮刮净;4.将狗开膛,去掉内脏,分别整理干净;5.将狗肉斩块(一般斩成比较大的块为好,太小块易烂且没有那种感觉);6。将斩好的狗肉放进大锅里干炒,去掉血腥味但不能炒熟,以基本炒干水分为准;7.加入适量的水(看狗肉的多少而定,一般要超过狗肉,如果狗较老则加多些),并放进相关的调料:如盐、酱油、米酒、八角、辣姜、陈皮、茴香、枸杞、鱿鱼干等以及甘蔗;8.盖上锅盖大火烧开然后转小火慢炖,一般情况下要60分钟到90分钟左右(老狗时间长些,以狗皮可咬开为好),钦州特有的狗肉香气登场!相关的蘸料一般以酸荞头、芫茜(香菜)剁碎加醋和香油为主。

本文来源于:广西·钦州,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