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兴美食指南出炉~
- 东兴加快与越南芒街多领域务实合作
- 2月21日,广西东兴口岸恢复客运通关
- 广西边贸融入中国—东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
- 广西东兴产业旺 村民笑 茭白种植基地喜获丰收
- 广西东兴抢抓机遇 加快与越南芒街多领域务实合作
- 广西东兴京族老人的国旗情缘
- 组队走起!东兴口岸恢复出境团队旅游业务
- 东兴口岸国际道路运输管理处组织召开第四季度安全工作会议
- 2019越中(芒街-东兴)国际商贸•旅游博览会综述——联合展览成果丰硕
- 东兴出入境边检站峒中分站年通关量首破百万
- 2019越中(芒街-东兴)国际商贸•旅游博览会综述
- 中国东兴—越南芒街跨境旅游推介会走进四川省成都市
- 东兴出入境边检站峒中分站年通关量首破百万
- 广西东兴市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独弦琴 众人弹琴
- 东兴市竹山村通过国家级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考核
- 广西防城港边境旅游试验区探索初见成效
- 认识北海,从这9家博物馆开始。
- 定了!6月2日侨港将举行40周年庆典活动!
- 重磅!国际风筝板锦标赛今日在北海开赛!
-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 ·防城港市新闻网联合共青团防城区委等单位开展暖冬行动
- ·市政协传达学习四中全会精神
- ·防城港市纪委电话
- ·创新边贸结算模式 3万边民争相“淘宝”
- ·防城港上思县:提档升级 打造上思专属的“氧都水市山城”
- ·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到定点扶持贫困村调研
- ·中国建设银行防城港分行电话
- ·“上思香糯”有关课题通过自治区专家组验收
- ·防城港举办“魅力女性 书香人生”专题讲座
- ·防城港市将打造4条精品生态乡村示范带
- ·央视直播江平镇端午节特色民俗
- ·防城港六一12.7万游客挤满白浪滩 防城港旅游业助推城市发展
- ·防城港市农业机械化管理局电话
- ·《防城港风物志》首发 填补防城港市地方风物志空白
- ·东兴市开展紧急处理“伤情”演练
- ·微信摇一摇 招来“附近人”强奸
- ·防城港市档案局电话
- ·“五一”假日到来 “京岛”全力迎客
- ·上思县思阳派出所查处一起赌博案件
- ·2015年“阳光直播”第一百三十二期节目预告
- ·防城港市去年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亮点纷呈
- ·防城港中越商事纠纷特别巡回法庭成立
- ·防城港市中医医院首推“微导诊”服务
- ·防城港市水库移民工作管理局
- ·防城港市将承办2014年广西青少年柔道锦标赛
- ·防城港市招商促进局
- ·防城港市打私办电话
- ·防城港:全市“服务惠民”专项活动取得成效
- ·一季度防城港市财政收入17.71亿元增长5.9%
上思县公安局开展“一村一警”活动纪实
2011年第四季度,上思县的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调查评价排在全区111个县(市、区)的最末位。消息传来,上思县全县哗然,县公安系统更是震惊不已。
上思县公安局痛定思痛,深刻剖析问题根源,制定整改措施,誓言从零做起,打一个让党委政府满意、人民群众满意、公安干警自己满意的翻身仗。
2012年4月,上思县公安局87位民警背起背包,踩着崎岖山路,奔赴全县87个行政村。他们走村入户,了解社情民意,开展治安防范,排解矛盾纠纷,宣传法律政策,参与当地社会管理,提供便民服务。警力下沉,村村有警,月月见警,87位村警,在上思的每个村落、每条山沟上演一幕又一幕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天天泡在村庄里
磨破嘴皮磨穿鞋底
村警潘伟强, 2012年3月开始进驻龙楼村。龙楼村登记在档的吸毒人员多达60人,刑满释放人员10多名。这些惊人的数字,让他不寒而栗,内心陡然沉重起来。
“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只有天天泡在村里,才能了解更多的情况,找出更多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这个思想指导下,潘伟强就这样一直坚持了下来。进村后的日子,潘伟强同村干一道,今天走这家,明天走那家,每天都往这些吸毒人员和刑满释放人员家里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和风细雨,耐心细致地做他们家属的思想工作,掌控这些人的动向。办法虽然土,但却很有效,吸毒人员见警察天天泡在村里,行为收敛了许多。为了彻底解决问题,潘伟强将村里“瘾君子”送到了戒毒所强制戒毒,还积极动员相关企业,安置了部分刑满释放人员。自此,村子里的治安得到了有效控制,违法犯罪案件明显下降,整个村子的风气焕然一新。
驻村就是要走群众路线,帮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村民黄文森的儿子去世后,儿媳外出打工不归,黄文森与年幼的孙子生活十分困难。为了让黄文森的孙子尽快接受学前教育,潘伟强请求有关部门帮扶,免除了黄文森孙子上学前班的学杂费,还帮他申请了低保。
潘伟强回到原工作岗位后,他的继任村警王秀涛一样不敢懈怠,继承了他的好作风,把整个心思沉在村里的治安工作上,驻村半年多时间,村风更加向好发展,全村没有发生治安案件,更没有刑事案件。
解群众燃眉之急
做群众贴心人
“我的孙女‘黑户’10年了,多亏村警帮助解决户口。”平福乡岽僚村赖伍屯群众黄春凤言语中透出不尽的感激。为了感谢驻村民警黄挺帮她解决了“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她有几次到乡里赶圩,都带上鲜嫩的竹笋,送给派出所民警们尝鲜。
10年前,黄春凤老人的儿子在外打工,与一个江西籍女子同居,并生育一女。然而,当孩子刚刚满月,儿媳突然出走,从此杳无音信。福无双至,祸不单行,黄春凤的孙女4岁时,儿子又突然患病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让老人悲痛欲绝。
由于黄春凤老人的儿子与那江西籍女子并未办领结婚证,生育前也没有办出生证,于是,黄春凤的孙女便成了“黑户”。转眼10年过去,黄春凤老人孙女的户口依然没能解决。“看来只能等小孩长大后嫁个人,让她的婆家去解决啰。”黄阿婆经常这样无奈地唠叨。
老人的问题在上思实行“一村一警”之后得到了解决。村警黄挺走访屯里后获悉了这个情况后,他把这件事认真地记在了驻村的工作笔记本里,也牢牢地记在了心里。黄挺多次找乡政府反映,向上级申请协调,来来回回跑了将近4个月,终于为老人的孙女办好了户口,将户口本送到了黄阿婆的手上。看到崭新的户口本,黄阿婆心里悬着的那块石头终于落了下来。
扶贫解困实意帮
不是亲人胜亲人
去年一个大雨天,雨水倾盆,挂念着黄强(化名)一家安危的驻叫安乡平江村民警林宝先,顾不上雨大路滑,骑马快速来到小黄家里。
“林叔叔,下雨天你怎么还来呀?”小黄不顾大雨浇淋,急匆匆向骑在马上的林宝先“叔叔”奔去。看到骑在马上全身湿透的林宝先,小黄的脸上,雨水和着泪水,哗哗下流。
平江村及象屯山高路远,登记在册的人口有300多人,但常住在家的只有三四十人,其余人口或搬迁,或外出务工,屯里十分冷清。小黄就生活在这个屯里。由于年久失修,小黄家的老宅已经倒塌,全家5口人全挤在一间20多平方米的政府救济房里,旁边是几根木头撑起的临时厨房。小黄的父亲已有75岁,母亲是智障患者,双亲都丧失了劳动力,哥哥在南宁打工,收入微薄,家庭经济入不敷出。由于没有生活费,小黄只好辍学在家。
2013年,林宝先进屯走访得知小黄家的实际情况后,立刻掏钱把他送到了学校读书,并买了很多课外书刊。为了进一步改善小黄家庭的生活,林宝先还帮小黄的母亲补办了户口和身份证,申请了低保。林宝先的无私帮助较好地缓解了小黄家庭经济困难的局面。
修路建房赢民心
村警就是村里人
“阿张,今天到我家吃饭吧,我要和你饮几杯才得!”这句话村警张明中不知听过多少次,从这句话里听得出那琴乡那通村群众对张明中的真诚欢迎和喜爱。
进村伊始,张明中除深入走访调研外,还自学一门“外语”——那通村的本地话。他深知要想与村民融合一体,更好地开展工作,就得入乡随俗,学讲本地话。经过一段时间的鹦鹉学舌,张明中本地话虽不流利,但对他日后的工作起到了非常好的帮助。
那通村道路坑坑洼洼,群众出行非常困难。为了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张明中充分发挥他的人脉优势,向各方吁请帮助,最终争取到了177万元资金,启动了3条村级砂石路的建设。此外,他还与有关部门联系协调,争取到了免费的猪苗、鸭苗、鸡苗,并亲手送到了群众的家门口。
那通村10多栋民房是危房,个别民房有倒塌的危险。由于收入低下,部分群众重建改造住房困难。忧心忡忡的张明中一边做思想安抚工作,让他们树立信心,一边跑上跑下,争取建房资金。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及张明中的帮助下,已有9户群众住进了新房。
“道路修通了,原来的泥巴路变成了‘快车道’。群众家里牛羊满圈、鸡鸭满棚,走进村里,过来打招呼的群众越来越多,甚至拉我一定要到他家去喝酒。”群众致富了,张明中内心十分欣慰,村民有好事比他自己有好事还高兴,因为,张明中心中已把自己当成了那通村的“村民”。
两三年来,上思县公安局 87名村警有着太多太多像潘伟强、黄挺、林宝先、张明中一样的故事,他们进农家、察民情、护稳定,默默耕耘着自己的治安“责任田”,用自己的汗水与辛劳收获了丰硕的果实。
山路弯弯,87位村警踩着87条不同的小山路,沿着相同的目标——“平安和谐”迈进。“一村一警”之路在不断拓展延伸,“一村一警”这朵奇葩正在开遍巍巍的十万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