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的文化历史

www.bianguan.net 2014-4-12 12:46:26 习俗/名人专栏:客服中心

越南远自公元前207年,由赵佗所建立之南越国土,迄公元939年,吴权脱离五代之南汉而自主为止,直属中国版图达1146年之久。即使自主后,历经丁朝,前黎,李,陈,后黎乃至末后的阮朝,七代相承944年,在沦为法国殖民地之前,仍为受中国天子诰封之藩属。在此2090年中越南所学的是汉文,所读的是中国书,故其政治体制,社会伦理,学术思想,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无一不是中华文化的模式。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涵泳于越南历20个世纪之经过,依据前越南共和国教育部,教学资料中心出版,由杨广涵教授主编之〔越南文学史〕记载,首一位把华文传入越南者,为汉平帝时的交趾郡〔现今越南〕太守钖光,故越人惯称华文为汉文,而坊间又名曰〔儒字〕,盖这位太守透过华文的传授,教化“边氓”以儒家思想与生活礼仪。

公元29~33年间,壬延为九真太守任内,除授汉文外,同时教越民学习中原的婚丧祭典仪式,可证诸今日越人在婚丧祀祖等各方面的习俗,较中国大陆若干少数民族更为汉化.所以越 南阴历年节和华人是一致的。

公元187至226年,饱学的士燮,在其担任交趾太守期间,更着力于汉学之推广而嬴得〔南邦学祖〕之美誉。迨第五世纪之晋末,杜慧度补交州刺史,亦十分注重对边氓之教导。除了上列几位仁民爱物强臣之外,中华文化还随着避难士夫们而不断地南移。溯于公元8~23年间,时逢王莽之乱,逼使许多汉室官吏和民间知识分子向外逃亡,其中有的到交趾投靠钖光, 襄理地方及教诲边氓。

公元189年间,因汉灵帝崩殂,中原板荡,唯有交趾尚属净土,故有不少名士和望族南徙, 如许靖,许慈,刘巴,袁徽等都曾逃往交趾,使此边远之地,更蒙中原文明陶润之益。汉灵帝后至第三世纪初页,中国本土扰攘不安,不仅是士大夫和一般知识分子而已,连许多僧侣和道士亦相率投奔交趾避难,传播了中原的宗教文化,所以在法国及西班牙人将耶稣教传入之前,越南社会所信仰的宗教是中国式的儒,释,道三宗(越南人视儒家哲学为宗教之一)。故越人亦如华人一样,既拜神圣同时也拜祖先。

越南民族沐浴汉化,人文蔚起,其留华学生对中华文化之传承厥功甚伟。汉,唐之世就有四位知名的越南书生:头一位是张重,于汉明帝时,自交趾远适洛阳求学,业成后获补金城(属今之甘肃省)太守;第二位是李进,在中国深造后,于汉灵帝中平四年,回派为交趾太守;第三位是李琴,初任汉帝殿前宿卫,后升司隶校尉,复经他力荐另二位文趾学生,一中茂才者获补夏阳县令,一中孝廉者出任六合县令;第四位是姜公甫,于唐德宗代举进士,官拜平章。此际交趾已改制为安南都护府,有更多安南学生衣锦还乡,将其学传授乡梓,中华文化加速发扬于斯土。

越人生性爱好音乐,诗歌,读书人大多擅于吹箫填词,唱诗,弹古筝,舞文弄墨蔚成风气。时至今日,在一般交谊集会中,依然每次吟诗唱词为助兴节目。前南越歌坛的胡蝶小姐便是专长于演唱诗词的大牌歌星。前西贡电台,每周有定时播唱古典诗和新诗创作之〔骚坛〕节目。

有一〔骚坛〕这特别名词,系来自十五世纪的黎朝第四代安南国王黎圣宗。黎圣宗除征占伐寮,武功显赫之外,其本人极为爱好诗书,特在宫中辟〔九歌琼苑〕, 自任〔骚坛元帅〕,时与申仁忠,杜润等二十余骚人墨客对酌和咏,意境高雅.黎圣宗亦喜欢游山玩水,接近自然景界,几乎当代越南之名胜古迹皆留有这位明君的墨迹,兹录其游幸“胡公洞”时,就地所题的一首汉诗为例:

神锥鬼凿万重山,虚室高窗宇宙宽.

世上功名都是梦,壶中日月不胜闲.

华阳龙化玄珠坠,碧落泉流白玉寒.

我欲乘风凌绝岭,望穷云海有无间.

又如陈代阮中岸,官拜尚书郎,在泛舟游览神投港, 以汉文作"神投晓泊”七言律:

波摇日脚散霞红,无限渔家落照中.

一水白从天上落,群山青到海门空.

龙归洞口晴生雾,鲸喷潮头暮起风.

独泛兰舟观浩荡,忽疑身在烂银宫.

黎代的阮直,系黎太宗大宝三年状元,曾出使中国,在他所作的汉文诗中, 有一首咏"山西柴山寺”五言律:

突兀云间寺,人生几度过.

幽岩藏佛迹,峭壁倚僧家;

地远飞尘少,山高得月多.

上人留客宿,煨芋又烹茶.

然而越南本土方言与汉文并不一致,且其语法中又有倒装式,故汉文乃属于官方文字,用汉文所作的诗歌不啻为皇室公卿和士大夫们的〔专利品〕,欲普及于民间非易,形成文人社会发展之障碍,极待克服。直至十三世纪末叶,陈朝的刑部尚书韩诠,以汉音越读,谐音加意会来作语体文及方言诗。

,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