簕山古渔村 现代新农村

www.bianguan.net 2013-8-31 15:28:29 新闻专栏客服:黄民良16108382

簕山古渔村位于港口区企沙镇东北面,是个只有300人左右的海边小渔村。在新农村建设前,该村水、电、路基本不通,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村民的生活比较贫困。经过新农村建设,昔日的小渔村如今已经旧貌换新颜,成为了众多游客慕名前来的旅游目的地。

8月8日,记者怀着好奇心前往簕山古渔村,探究其中变化的原因。

一走进簕山古渔村,只见古木参天,郁郁葱葱;水泥路从村中穿过,一栋栋拔地而起的民居小洋楼掩映在绿树丛中;矗立在海面的云海亭,迎接着澎湃汹涌的海潮拍打;随处可见拿着相机在海边拍摄、散步的游客,以及在海里忙着耕海的渔民……

炎热的夏天,在一旁长满树木的海堤上散步,看着簕山美丽的海景;走进古树林,感受簕山原始丛林的幽深;睡在网床上,看簕山海边的日出日落,再尝尝本地特色海鲜,都是件令人十分惬意的事。

记者一边感受古渔村美丽的风景,一边向当地居民了解簕山这些年的变化。

“以前由于交通不方便,没有自来水、没有电,加之没有海堤,簕山古渔村每年都受到海浪的侵蚀,土地面积逐年减少,当地村民的生活非常艰辛。”村干夏如章说,1995年以前,村民都是以种田和耕海为生。到上世纪末,村民基本不再农耕,转为以海水养殖、挖沙虫、浅海打捞为主。然而,村民们花大量的心血去搞水产养殖和打捞,但由于交通不方便,海产品难以运出去,生活依然贫困。2008年以前,该村村民的收入普遍不高,人均月收入在500元到800元之间。

落后的交通状况,严重影响了簕山的经济发展。

2008年以后,新农村建设为古渔村吹来了一股春风——古渔村进入规划建设中,建水泥路、建海堤、安装自来水、开发旅游资源……昔日偏僻的小渔村顿时变得热闹起来。

看到古渔村的变化,夏如章感叹地说:“1990年以前,村民都是步行去赶集,后来是自行车、摩托车走在坑坑洼洼的泥泞路上。现在,基本都是小车走在平坦宽阔的水泥大路上。2009年以前,村民喝的是当地的咸酸水。如今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通上了稳定的高压电。”

随着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大大改善,簕山村在港口区政府的大力帮助下,搞起了旅游开发,先后建起了邀月台、云海亭、听海楼、海堤广场等景点。环境变漂亮了,引来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吃海鲜,大部分村民都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开饭店、开旅馆、养殖海产品等,不少村民因此走上了致富之路。夏如章就是其中的一个。

他2010年开的饭馆,凭借新农村建设这股东风和簕山古渔村的旅游开发,一炮打响,还成为南宁一家大型拓展公司的定点接待点,仅开饭店他一年就可以纯赚10多万元。

对此,夏如章笑着说:“这是党的富民政策给我带来的福气。”

簕山古渔村还是港口区文蛤养殖示范基地。众所周知,文蛤的养殖要求很苛刻,沙地要求含沙量70%以上,还要求沙的粗、细和黏稠度适中;水的盐度要求25%左右,过咸过淡都不利于文蛤生长。从文蛤的养殖就可以知道,古渔村的环境和海水养殖条件有多好,海产品的质量有多优。

一番畅谈以后,夏如章还带我们去看了簕山的邀月台、品月轩、云海亭、古树林。他告诉我们:“2008年以来,政府共为簕山的新农村建设投入了2000多万元。如今,簕山古渔村的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景点正在逐步建设和完善中,在建的听海楼、下个月将安装路灯的400米长的海堤、正在做前期工作的人工沙滩等众多旅游景点……我相信,簕山古渔村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本文来源于:防城港日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黄民良16108382

>>防城港新闻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