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南吉婆岛:畅享海滩美食盛宴,纵览北部最佳避暑海岛风光
- 越南北部宝藏旅游目的地:下龙湾、吉婆岛、河内,最佳旅行时间大揭秘
- 只需身份证!越南谅山一日游,解锁异国新体验
- 中国峒中—越南横模口岸旅检通道正式启用
- 中国峒中-越南横模口岸旅检通道正式启用
- 中国峒中-越南横模口岸正式开通旅检业务
- 越南:将把63个省级行政单位精简至34个
- 越南:将把63个省级行政单位精简至34个
- 文化中国行丨金滩海边博物馆里,传来独弦琴悠扬旋律……
- 越南签证种类解读:DL领馆签/落地签/EV电子签/五年免签任君选择,让您无忧越南行
- 越南旅游安全深度解析:行前准备、风险规避与实用防护指南
- 越南签证申请全攻略,了解越南签证知识轻松开启越南之旅
- 越南下龙湾天堂岛游记:穿梭喀斯特奇观,拾贝云端海岛梦
- 中越青年红色研学之旅走进东兴 携手共创友好未来
- “视联网+AI”应用场景落地对接会在东兴市举办
- 东兴市与越南芒街市工作组联合考察东兴口岸基础设施设备
- 稳外贸促发展!东兴跨境电商集聚发展
- 东兴出入境人次持续增长 中越两国在商贸、旅游、文化等领域的交往日益密切
- 越南下龙湾&河内四天自由行,新鲜出炉的攻略来了
- 越南下龙湾三天自由行:游轮驶过海上桂林,轻奢时光里的碧海岩诗
- ·姜秀谦副市长简历及工作分工
- ·防城港首个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成立
- ·防城港市县乡公路管理处电话
- ·黑玉米,港口区试种成功!
- ·防城区领导与越南海河县领导举行工作会晤
- ·上思朗姆酒亮相中国-东盟博览会
- ·“十一”黄金周防城港市接待游客86.16 万人次
- ·提升干部素质 服务经济发展
- ·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花落防城港市
- ·“红色联盟”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
- ·防城港铁路运输:通衢广陌天地宽——供给侧改革系列报道之一
- ·防城港上思多措施保障春运水陆交通安全
- ·防城港至上海北郊冷链专列正式开通
- ·防城港十大名菜名汤新鲜出炉
- ·防城边检站开展“中国边检 阳光国门”宣传活动
- ·东兴整治摩托车非法加装雨伞违法行为
- ·防城港上思县关仁甫故居重修落成
- ·京族群众新居
- ·防城港市招商促进局电话
- ·防城区加强旅游安全生产检查
- ·防城港劳动者婚礼 工装伴郎团抢眼(图)
- ·“威马逊”重创防城港电网 25支队伍600多人紧急抢修
- ·防城港循环经济产业园启动
- ·钦州港将“接手”防城港外贸航线
- ·防城港火车站11月份完成货物到发量249.3万吨
- ·防城港北站狠抓客运服务水平提升
- ·我市党建“双百”工程推进扎实成果丰硕
- ·能耗下降 发展提速——防城港市经济实现有质量增长
- ·路旁枯枝突起大火 百米火带“火烧连营”
- ·87名民警驻村贴身服务
港口区光坡镇贫困村民在红沙核电实现脱贫致富
黄醒全每天在红沙核电公司光坡餐厅砍砍骨头、切切菜,每月就可领到2300元工资,一家五口人从此过上不愁吃不愁穿的日子。
今年49岁的黄醒全,家住港口区光坡镇余云村,妻子患高血压,大女儿长期留医,小女儿和儿子在读初中。2015年底精准识别时,他家为53分,被列入贫困户。
黄醒全身为一家之主,却一无资金,二无技术,空有一身力气被穷困围绕。2016年10月,他通过村就业信息平台,到红沙核电公司光坡餐厅应聘,走上政企联手的扶贫就业之路。
扶贫攻坚战初始,光坡镇共有贫困户239户849人。为尽快把贫困户带出穷困泥潭,去年以来,该镇根据驻地企业多的实际,与企业建起“政企共建”平台,即党委、政府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提供“保姆式”服务,同时企业在用工方面重点向贫困人口倾斜,促进贫困户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广西佳信物业有限公司是一个专门为红沙核电光坡住宅区服务的小企业,16名员工里,就有2名是当地的贫困户,曾雪英便是其中之一。
曾雪英丈夫马国仕眼有残疾,孩子读书,全家几乎没有收入来源,被定为港口区低保户。今年2月,她通过镇与企业签订的劳务合作协议,安排在佳信物业做保洁员,保洁员正常月薪是1600元,但该公司见曾雪英属低保户,给到2000元。曾雪英很感恩,每天干到别人下完班,最后一个回家。
为了畅通贫困户的就业渠道,该镇一方面在各村派驻工作组,了解贫困户家庭劳力及就业意向等情况;另一方面,加强与企业沟通,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做到贫困户就业意向与企业用工需求相吻合。他们还在各村设置就业信息屏幕,随时将驻地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发布,并做到每天更新。
与此同时,他们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定向培训、岗前培训,保证招聘人员上得了岗,做得了事。去年迄今,先后举办各种职业技能培训5期,培训贫困人口540多人次;举办贫困户专场招聘会2期,实现贫困劳动人口就近就地转移就业182人,为贫困人口增加收入约130万元。在202户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中,已解决166户就业问题。
该镇党委书记刘晓东透露,今年6月中旬,他们计划再与核电公司的中标单位中建二局签订劳务合作协议,逐步推荐贫困户到中建二局营地工作,首批拟转移就业32人,年内逐步推荐至100人,增加贫困户收入约90万元,实现在“家门口”就业,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