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南吉婆岛:畅享海滩美食盛宴,纵览北部最佳避暑海岛风光
- 越南北部宝藏旅游目的地:下龙湾、吉婆岛、河内,最佳旅行时间大揭秘
- 只需身份证!越南谅山一日游,解锁异国新体验
- 中国峒中—越南横模口岸旅检通道正式启用
- 中国峒中-越南横模口岸旅检通道正式启用
- 中国峒中-越南横模口岸正式开通旅检业务
- 越南:将把63个省级行政单位精简至34个
- 越南:将把63个省级行政单位精简至34个
- 文化中国行丨金滩海边博物馆里,传来独弦琴悠扬旋律……
- 越南签证种类解读:DL领馆签/落地签/EV电子签/五年免签任君选择,让您无忧越南行
- 越南旅游安全深度解析:行前准备、风险规避与实用防护指南
- 越南签证申请全攻略,了解越南签证知识轻松开启越南之旅
- 越南下龙湾天堂岛游记:穿梭喀斯特奇观,拾贝云端海岛梦
- 中越青年红色研学之旅走进东兴 携手共创友好未来
- “视联网+AI”应用场景落地对接会在东兴市举办
- 东兴市与越南芒街市工作组联合考察东兴口岸基础设施设备
- 稳外贸促发展!东兴跨境电商集聚发展
- 东兴出入境人次持续增长 中越两国在商贸、旅游、文化等领域的交往日益密切
- 越南下龙湾&河内四天自由行,新鲜出炉的攻略来了
- 越南下龙湾三天自由行:游轮驶过海上桂林,轻奢时光里的碧海岩诗
- ·防城港用户可以享受手机流量不清零优惠政策
- ·钦州港将“接手”防城港外贸航线
- ·中国峒中-越南横模口岸正式开通旅检业务
- ·防城港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电话
- ·广西发明展防城港5项专利获3金2银奖
- ·防城港春耕生产进度明显加快
- ·防城港东兴市四星级饭店已达3家
- ·把办公室搬到工厂里
- ·防城港:一季度铁路冷链专列实现开门红
- ·防城港:营改增政策热点问答
- ·个性旅游 边境特色购物 游防城港不止于“看海”
- ·社会担当促和谐——防城港市工业迅猛发展探秘系列报道之四
- ·防城港市港口建设管理办公室
- ·防城港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电话
- ·防城港:我们距离现代滨海之城还有多远?
- ·上思县建成第六个海联新农村卫生室
- ·2014年防城港市海上龙舟节即将鸣鼓开台
- ·防城港:高考期间有强降雨过程
- ·防城港市水利局电话
- ·博士后服务团广西行防城港市活动圆满结束
- ·2013越中国际商贸·旅游博览会跨年跨境游活动启动
- ·周明
- ·古榕部落景点海面惊现“龙吸水”奇观
- ·防城港市开展边境旅游市场联合整治活动
- ·防城港:首个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出台
- ·簕山古渔村七月份观潮时间表
- ·中国-东盟旅游展:防城港3万份资料被索空
- ·防城港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电话
- ·防城港核电送出工程进展顺利
- ·桂林、防城港和越南广宁互助 高铁去防城港直达越南
“边贸+”打造出“东兴特色”扶贫样板
近年来,东兴市充分利用上级赋予的开放平台和边贸等政策,结合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突出改革创新,努力打造出了一条具有“东兴特色”可持续发展的边贸扶贫新路子。
该市原有贫困村4个,贫困人口730户2780人,辖区贫困发生率为1.9%。2016年,该市4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据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农村贫困监测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东兴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60元。
5月25日,自治区商务厅联合自治区扶贫办在东兴市召开2017年边贸扶贫现场推进会,东兴市“边贸+”扶贫模式成为全区8个边境县(市、区)学习的样板。
创新“边境贸易+互助组”扶贫模式
东兴市充分利用国家给予边民“每人每天交易8000元货物全免关税和环节税”的优惠政策,创建了边境贸易“1+n20+1”的边民脱贫新模式。即:组建以1个党支部领航,n个边民互助组、每组成员20人以上,每组吸纳1名以上贫困户人员的边民互助组,从指定互市区(点)进口商品销售给边境地区加工企业,帮助边民特别是贫困户增加经营性收益,推动边境贸易兴边富民。
目前,东兴市边民互助组已由2015年的19个1416人,增加到了57个1931人,其中贫困户人员111人。
创新“边境贸易+金融服务”扶贫模式
东兴市以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契机,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创新对边贸扶贫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一方面,创新互市贸易结算方式,实现了两国边民互市商品的现场交易和交易结算规范管理,并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另一方面,制定针对性扶持政策,由财政按基准利率贴息在指定金融机构,给予每个边民互助组成员2万元授信资金,每个边民互助组100万元的信用贷款;对具备有能力的贫困户,再由指定银行提供5万元以下、3年内免抵押、免担保的小额信用贷款。同时,大力推动银企合作。由京华公司每月贴息20万元,在桂林银行贷款3600万元资助边民互助组开展互市贸易。互助组的贷款资金既可直接参与边贸获得收入,也可以免税额入股,并根据所占股份分红,实现“边境贸易+金融服务”扶贫模式的良性循环。
创新“边境贸易+落地加工”扶贫模式
东兴市依托完整的口岸边贸体系,通过实施互市商品落地加工的“落地加工合法化、通关便利化、成本最低化、落地加工企业优先化、贸工互动效益最大化”等五化措施,理顺了互助组和加工试点企业的“两个合法化关系”,既降低贸易风险,解决工业加工原材料进口问题,也增加边民收入和就业岗位,促进“边境贸易+跨境加工制造业+扶贫工作”互动发展。
2015年以来,东兴市落地加工企业由6家发展到19家,10大类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双十”产业由48家发展到84家,签订购销协议互助组57个,收购加工海产品、坚果、农副产品等各类互市商品10万吨,产值2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3600个。
创新“边境贸易+专业市场”扶贫模式
东兴市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借助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推进“农副产品、建材、海产品、机电、红木、轻纺服装、跨境电商、旅游和美食文化、互市区一级市场和大型综合零售市场”等十大类专业市场项目建设,仅去年就建成华美达广场等专业市场20多万平方米。 这不仅促进了边境贸易的发展,也能增加就业岗位,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助推精准扶贫。
创新“边境贸易+电子商务”扶贫模式
东兴市充分利用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契机,按照“党政推动、市场运作、基础配套、协会(企业)引导、试点示范带动”的总体思路,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电子商务取得显著成效。
2016年,东兴市新增电子商务经营户268家,电商企业2173家,实现销售额22.3亿元,增长33.5%。据阿里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4、2015年度中国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指数报告中,东兴市连续三年进入全国县域30强,2015—2016年中西部返乡电商创业最活跃县域第3名,各项电商发展指标均位于广西县域首位。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有效解决贫困人口的就业和收入,开启了“边境贸易+电子商务”扶贫新模式。
“边贸+”扶贫模式成效凸显
扩就业。“边境贸易+互助组”扶贫模式解决贫困人口就业111人,“边境贸易+金融服务”扶贫模式惠及贫困人口442人,“边境贸易+落地加工”扶贫模式解决贫困人口就业36人,“边境贸易+专业市场”扶贫模式带动贫困人口就业38人,“边境贸易+电子商务”扶贫模式带动农民人口就业110人,其中贫困人员20人。
增创业。目前,东兴市有17位贫困人员,通过买运输车参与“边境贸易+互助组”模式创业;有 10位贫困人员通过开办网店等参与“边境贸易+电子商务”模式创业。
稳增收。2016年,“边境贸易+互助组”扶贫模式带动参与货物运输、货物搬运等工作的贫困户月均收入3000元左右;参与“边境贸易+金融服务”扶贫模式的贫困户,每年可收入7600元;“边境贸易+落地加工”扶贫模式带动贫困户到落地加工企业务工,实现月收入2000元以上;“边境贸易+专业市场”扶贫模式鼓励贫困户人员通过参与互市贸易工作,每人月收入由原来的不足1000元增至3000元以上;“边境贸易+电子商务”扶贫模式边民互助组将来料加工产品通过电商销售等途径助边民实现每人每月增收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