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兴旅游简介
- 东兴,于北仑河之东兴起
- 中越互通更便利!东兴口岸出入境人员突破800万人次
- 中国东兴⇌越南芒街 “跨国上班”是什么体验?
- 中国东兴⇌越南芒街,跟着新华社记者坐着公交车出国“串门”
- 近160万吨!2024年东兴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和货值均创最高纪录!
- 东兴市召开中国东兴—越南芒街二桥智慧口岸建设新模式、AI人工智能+项目专题研究会议
- 广西南宁美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广西南国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广西南宁神州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南宁都辉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南宁市海航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南宁大地国际旅行社
- 广西超大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超大客运旅行社
- 广西海峡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广西南宁时尚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南宁新莘之旅旅游有限责任公司
- 南宁市海天旅行社有限公司
- 广西邕桂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广西东方国际航空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共产党防城港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 ·防城港市县乡公路管理处电话
- ·防城港白浪滩景区紧张备战“三月三”
- ·防城港与越南芒街试水“无国界”跨境旅游
- ·东兴市医患纠纷巡回法庭已受理案件25起
- ·防城港:年货全面上市年味儿渐浓
- ·防城港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 ·防城港市七大举措力促全市边贸转型升级
- ·防城港市森林覆盖率达57.11%以上
- ·港城首次承担国家863计划课题
- ·十万山七星顶生态旅游度假区项目加快推进
- ·全国首个边境旅游网上办证预约系统在广西防城港东兴启用效果显著
- ·刘正东强调:力争试验区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 ·提供“保姆式”服务 拉动经济大发展
- ·7月21日起防城港北站全部列车恢复运营
- ·广西发明展防城港5项专利获3金2银奖
- ·自治区特色名镇名村验收组到防城港簕山古渔村验收
- ·防城港1千克袖珍婴儿创生命奇迹
- ·防城港开通直通日韩集装箱班轮快速航线
- ·编织密集 “天网” 守护家乡平安
- ·八旬老翁涉嫌合同诈骗
- ·“猪肉有虫”乃谣传
- ·一名外籍受伤船员在防城港得到及时救助
- ·2015国庆长假期间40万人次游防城
- ·2016年防城港市第2场“欢乐西湾”群众广场文艺晚会在桃花湾广场举行
- ·上思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旁听庭审
- ·601只海洋野生保护动物被放归大海
- ·防城港市出台《关于建设广西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
- ·防城振兴西路已通行 今日可全面通车
- ·2015年防城港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居广西首位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防城区良农种养专业合作社创新产业扶贫模式
在防城区那良镇有个良农种养合作社,带头人自己筹集资金为群众提供鱼苗、饲料、技术、销售等一条龙服务,养殖户只需投入劳动,在销售成品鱼的时候,从客商手上接过钱,再把鱼苗、饲料的费用归还给合作社,每公斤鱼还能纯收入2元钱。带着好奇,我们近日专程走进那良镇,走访了这个合作社。
有一种致富方式,叫产业规模发展
在合作社的创办人、防城区政协委员何武的家里,说起合作社的成立,何武很是感慨地给我们介绍:前些年,政府为了扶持清水鱼的发展,在山区帮助农户开挖了很多鱼塘,但农户小打小闹,养殖规模和效益一直上不来。他找到了曾经从事罗非鱼养殖、在外面务工的那楼村村民黄定聪协商,通过深入论证发现,农户养殖效益不好主要是养殖品种差,养殖管理粗放,单家独户经营,没有销售市场,要发展罗非鱼养殖,必须成立合作社,把各家各户的养殖联系起来,形成一定规模的产品。于是他们带头成立了良农种养专业合作社,大胆创新养殖模式,改换鱼种,把养殖户原来每年只能出产一批成品鱼提高到每年能出产两批;并提供优质饲料,先通过厂家购买饲料给群众养殖,待产出销售后才收回鱼苗、饲料成本;派技术人员实地指导养殖,并通过技术培训、参观学习等形式,提高群众养殖技术;帮销售、找客户、要订单,通过与南宁、柳州、贵州等地的销售加工厂家合作,壮大发展养殖规模。“合作社+基地+养殖户+市场”的产业发展模式就此成型。
很快,养殖户尝到了甜头,当年产量和收益就实现了翻番,每亩水面养殖纯收入少的有9000元左右,多的达到1万多元。加入合作社的养殖户也越来越多,2014年11月成立了防城区良农种养专业合作社,扩大养殖规模,2014年养殖面积1000亩,现在养殖扩大到2750亩,养殖户从30户发展到103户。2016年,养殖罗非鱼纯收入390万元,平均每户收入近4万元。
有一种守望相助,叫“一个也不能少”
有一些养殖户,是政府精准扶贫确定的困难户,开始加入合作社的时候,仅凭政府原来帮助开挖的一亩或几分地的水塘养殖,尽管单位面积效益不错,但养殖总量小,养殖周期长,总收入相应的也提高不起来。但是想扩大养殖水面,手上又缺少开挖鱼塘的资金。合作社就决定,暂时把原来预付的鱼苗和饲料款不急着收回来,让合作社的精准扶贫养殖户用这笔资金去扩大鱼塘,做大总量,从而达到增加收入的目的。三年来,用这种方式扩大生产的养殖户有50户。
合作社里有16户因为家里困难,准备把初中毕业的孩子叫回来,不再读书了。合作社了解情况后,主动借钱给他们,继续支持孩子接受教育。
“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我们力争合作社的养殖户一个也不能少。”合作社负责人如是说。
有一种展望未来,叫满怀信心
在那伍村白砰组贫困户沈克付低矮的土坯房前,主人告诉我们,去年养殖1亩鱼塘,今年扩大养殖3亩。“明年我就要建新房了。”主人的声音不大,但脱贫的信心很足。
在那伍村白砰组2016年脱贫户莫润华刚建成的砖混新房里,主人和他的母亲不停地向与我们一起前去的合作社负责人道谢。通过他们的对话,我们了解到,这户养殖户就是利用暂缓归还鱼苗和饲料款,而把这笔钱用来扩大生产的养殖户之一。2016年,他们家把养殖水面扩大到了8亩。“今年,除了继续养好鱼外,我争取把羊群的存栏数增加到100只。”准备告别时,主人豪迈的声音在我们耳边响起。
“下一步,随着我们基地的扩大,产量的提高,活鱼的销售有可能遇到瓶颈,我们打算上马一个加工项目,把多出来的罗非鱼制成腊鱼,继续延长产业链,确保养殖户能够在罗非鱼养殖增产增收奔小康的路上越走越远。”合作社负责人的未雨绸缪,让我们看到了美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