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兴如此多娇
- 东兴城区,景点众多,古今俱全,中西壁合
- 东兴好玩,好在城区徜徉,玩在国门寻香
- 东兴纯朴,纯在民风纯正,朴在返璞归真
- 东兴古老,古在千年遗韵,老在古风沛然
- 东兴美丽,美在下海激荡,美在滨海风光
- 东兴多彩,彩在“上山”忘返,彩在奇谷飞瀑
- 东兴上山下海又出国
- 东兴:京族婚俗喜迎八方客 共筑民族团结情
- 中国东兴—越南芒街中越界河游启动仪式在东兴举行 共谱跨境旅游合作新篇章
- 桂林捷途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 广西游这儿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桂林欢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寿乡美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悦众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市牛爸爸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益众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七彩假期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广西万景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桂林华锦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东兴市检察院将格言警句上墙
- ·东兴边检站:警民联欢共庆八一建军节
- ·东兴法院观看《高墙悲歌》 筑牢“廉政墙”
- ·东兴工商局工作人员上门验照
- ·2016年上半年东兴市外贸进出口翻一番
- ·东兴市“扫黄打非”工作小组销毁非法出版物
- ·杜锦荣
- ·中国东兴-越南芒街加强合作迎新春
- ·东兴市国税局强化“营改增”行业税收大幅增长
- ·2014广西“百业东兴杯”器乐比赛选手-栗薇蓉
- ·东兴边境经济合作区人才需求信息
- ·东兴路政执法大队加强台风多发期公路巡查
- ·东兴市部署治理有偿补课行为
- ·东兴68名电商从业人员参加法律法规培训
- ·永坤福利加工厂
- ·东兴国税在政风行风测评中荣获第二
- ·中国东兴•越南芒街元宵节足球友谊赛雨中激情上演
- ·2014广西“百业东兴杯”器乐比赛选手-温靖
- ·东兴市国税局获授“廉政教育基地”称号
- ·东兴“7·23”砍杀计生干部案宣判 被告一审获死刑
- ·东兴市江平工业园推进海洋经济产业园区发展
- ·东兴试验区中湾国际免税港正式启动
- ·2014广西“百业东兴杯”器乐比赛选手-宋紫君
- ·东兴:打造六大跨境产业促发展
- ·广西东兴边境试验区开放开发惠及中越两国边民
- ·穿越十万大山
- ·东兴全面整治“天鹅湾”海域
- ·东兴交警大队整治城区机动车乱停乱放
- ·好时网吧-东兴网吧
- ·东兴—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东兴区域)出口产品交易市场项目
守望京族文化的根脉——记东兴市京族字喃文化传承研究中心主任苏维芳
放眼八桂大地,民族团结之花处处绽放,民族进步之歌格外嘹亮。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带领下,全区各族人民共同谱写出民族团结和睦、社会和谐稳定、边疆巩固安宁的壮丽新篇。今日起,本报开设专栏,陆续对我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及我区民族优秀历史文化进行宣传报道,敬请读者垂注。
种花养鸟、含饴弄孙,这是一般人退休后的快乐生活。但在东兴市京族三岛,却有这么一位老人,放弃了城市安逸的生活,回到家乡,十年如一日,或奔走京族群众居住的村屯,收集资料;或日夜伏案疾书,将京族字喃翻译成汉字。他就是东兴市京族字喃文化传承研究中心主任苏维芳,一位为京族文化传承不遗余力的老者。
年届七旬的苏维芳,是东兴市土生土长的京族人。2000年,报纸上一篇题为《救救京族字喃,留住京族文化》的文章让他深受触动,并对逐渐流失的京族传统文化忧心忡忡。
字喃是京族人民在15世纪参照汉字创制的本民族文字。苏维芳走访发现,随着时代变迁,使用字喃的人越来越少,京族三岛仅有7个人懂字喃,而且都是年近90岁的老者。
“现在年轻人不学习字喃,要是再不抢救,字喃恐怕就要失传,京族的传统文化也将随之流失!”苏维芳萌生了抢救字喃,抢救京族传统文化的想法。
2002年,退休后的苏维芳和老伴一起离开城市,搬回老家,在没有任何资金扶持的情况下,每月拿出退休工资1000元作为采访、收集和复印等活动经费,与时间赛跑,抢救字喃。
翻山越岭,走村串屯,10多年间,这位老人每天醉心于收集、整理字喃工作,京族三岛和其他京族散居村落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期间,他走访了包括民间歌手、宗教从业人员在内的200多位京族老人,收集了民间书籍和诗歌等大量第一手材料,并对它们逐字翻译成汉字。2009年,京族字喃文化传承研究中心成立,苏维芳担任主任,之后他又四处奔走,筹集中心的活动经费和京族文化书籍的出版费用。
除了收集、整理、翻译字喃,苏维芳还创办培训班,把传承字喃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2003年,苏维芳与村里经济能人商量,由对方提供场地,并出资10多万元,建起教室、歌堂、文艺舞台等设施,为当地各种文化培训提供场所。在此基础上,苏维芳办起“字喃京语”培训班,并亲自上课。经过数年努力,目前已培训了数百名京族青少年,“最小的8岁,都能熟练读写字喃了。”
作为村里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副主任,苏维芳还把京族传统文化与青少年教育结合起来,配合京族学校编写京族乡土教材,并与学校商议开设了“京族字喃京语”课程,进行“双语教学”。
哈节是京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为了把这一古老的民间活动传承下去,苏维芳也倾注了大量心血。每一年,他都乐此不疲坚持参加4个村的哈节活动,并担任文化指导。在深入京族三岛和红坎等4个“哈亭”(京族人民祀祖、祭神和民间娱乐的公众场所)调研,搜集各个“哈亭”的祭文、文献资料后,他还编写和翻译形成了《京族哈节文献汇编》《京族哈节》等书籍和文章。
即便是身体已不如从前,苏维芳仍坚持工作。2012年初,为争取时间早日完成翻译京族传统长篇叙事诗《金云翘传》,他连续工作至深夜,血压升高晕倒,数次被送去医院住院治疗。
锲而不舍的努力结出了累累硕果。10多年来,苏维芳举办了各种培训班13期共500多人次,出版了10多本共100多万字的京族文化书籍,引起国内外研究京族文化专家的重视。
2012年,苏维芳荣获全区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3年、2014年,他还先后获得了自治区第七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和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现在,苏维芳仍笔耕不辍,在将4本字喃传统民歌集翻译成汉字同时,还筹划编撰1本京族字喃大字典。“我要让京族的文字代代传承下去,把京族文化的根脉留住!”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