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兴旅游简介
- 东兴,于北仑河之东兴起
- 中越互通更便利!东兴口岸出入境人员突破800万人次
- 中国东兴⇌越南芒街 “跨国上班”是什么体验?
- 中国东兴⇌越南芒街,跟着新华社记者坐着公交车出国“串门”
- 近160万吨!2024年东兴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和货值均创最高纪录!
- 东兴市召开中国东兴—越南芒街二桥智慧口岸建设新模式、AI人工智能+项目专题研究会议
- 广西南宁美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广西南国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广西南宁神州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南宁都辉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南宁市海航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南宁大地国际旅行社
- 广西超大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超大客运旅行社
- 广西海峡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广西南宁时尚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南宁新莘之旅旅游有限责任公司
- 南宁市海天旅行社有限公司
- 广西邕桂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广西东方国际航空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
- ·岑麒祥
- ·70年70人——合浦抗战人物群像3
- ·70年70人——合浦抗战人物群像8
- ·大叔杂谈:民间习俗不一定是封建迷信
- ·70年70人——合浦抗战人物群像9
- ·香翰屏
- ·70年70人——合浦抗战人物群像4
- ·70年70人——合浦抗战人物群像2
- ·劳冠英
- ·北海印象2——南珠文化
- ·陈铭枢
- ·“六一”献给孩子们的礼物
- ·记忆中的北海民俗---“倾计”(2)
- ·70年70人——合浦抗战人物群像7
- ·叶汝贤
- ·70年70人——合浦抗战人物群像1
- ·记忆中的北海民俗---“倾计”(1)
- ·南珠宫
- ·70年70人——合浦抗战人物群像6
- ·林翼中
- ·北海印象1——海洋文化
- ·70年70人——合浦抗战人物群像5
- ·北海海城区的瑞芝堂——中药铺天一堂的前身
北海印象2——南珠文化
北海是闻名遐迩的“南珠之乡”。
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朝时期,北海出产的珍珠就进贡给商王,后来的各朝各代,也一直是皇宫贡品。
相传自古以来,出产珍珠的南海古珠池共有七个,其中六个就聚集在今天的北海。这些古珠池里出产的珍珠,因颗大凝重、浑圆温润、晶莹剔透、珠 光闪烁而堪称海中瑰宝,倍受世人青睐;其医药、保健、美容养颜价值,也是广为人们推崇。又因这些地方一直以来属古合浦管辖,所以这些古珠池里出产的宝珠就 叫“合浦珍珠”,也有人取南海宝珠之意称之为“南珠”。因此有“东珠不如西珠,西珠不如南珠”之美誉。
据说明朝洪武时期,合浦深海有一颗硕大无朋的夜明珠,一到晚上,海面上便一片光芒。明太祖朱元璋得知消息后,派钦差太监来到合浦,在海边“大兴土木”建造城池,并在城里设置珠场巡检司、太监公馆与锦衣卫等皇家机构,让太监坐镇这里强迫珠民下海去采夜明珠。
珠民们冒死来到一个叫“红石潭”的地方,发现了夜明珠,但它身边有两条恶鲨守护着,珠民们不得不与恶鲨殊死搏斗,最后在珍珠公主帮助下,他们终于得 到宝珠。太监喜不自禁,一面向皇上急报喜讯,一面将宝珠放在檀木宝盒中,连夜押送京城。途经梅岭,忽觉一道白光一闪,向海面飞去,太监感到不妙,打开宝 盒,宝珠已不翼而飞。
太监连夜召开紧急会议,部署“追捕”事宜。次日一早,珠民们又被赶下海去。结果,大家死的死,伤的伤,幸亏珍珠公主再次出现……
这一次,为确保万无一失,太监用刀割开自己的大腿,把宝珠放进里面,等伤口愈合后再次赴京。来到梅岭,忽然,天昏地暗,惊雷震天,太监的坐骑因受惊而突然直立起来,太监被重重地摔下马来。一阵剧痛之后,又见一道白光向海边飞去,再一看大腿,只见血流如注,宝珠又不见踪影。
因无法向皇帝交差,已犯下欺君之罪,太监不得不在一个夜黑风清的夜晚爬上城墙,面对银光闪闪的海面,吞金自尽。
这就是社会上至今仍广为流传的“割股藏珠”、“梅岭飞珠”的美丽传说。因此,民间也有“珍珠飞不过杨梅岭”的俗语。同时,这也是“珠还合浦”这一成语另一个版本的由来。这座当时修建的城池,就是现在位于白龙村的“珍珠城”。
关于“珠还合浦”的故事,还有一个版本。
史书记载,东汉时期,合浦古珠池里的珍珠曾因滥采无度,迁往今越南海域,珠民们因生活无着,纷纷逃离家园。孟尝到任后,他一身清廉,深入民间走访调 查,想方设法使珍珠得到恢复,终于“去珠复还”,合浦珍珠业又继续兴盛起来,人们又过上了丰衣足食的日子。据说后来孟尝任满离开时,百姓在官府门前黑压压 地跪了一地,哭喊着要挽留孟尝,最后他不得不在夜里“逃”离合浦。因此,孟尝也因勤政爱民与清正廉洁而永垂青史,同时也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逃官”。 孟尝病逝后,为了纪念与祭祀他,合浦百姓自发集资修建了孟尝祠、还珠亭、海角亭。如今,1800多年过去了,这几处建筑也早已成了南珠之乡最著名的古迹。
在北海民间,还广泛流传着“牛衣对泣”、“石崇量珠买绿珠”、“珠龙的传说”等等无数动人的传说。
除了这些,历代的文人墨客,如李白、王维、令狐楚、李贺、苏东坡等等,也留下了成百上千篇吟咏南珠的诗赋;以南珠文化和“珠还合浦”故事为创作源泉的戏剧、音乐、舞蹈、诗赋、小说、美术、书法等作品在北部湾地区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具有突出的文化代表性和标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