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兴如此多娇
- 东兴城区,景点众多,古今俱全,中西壁合
- 东兴好玩,好在城区徜徉,玩在国门寻香
- 东兴纯朴,纯在民风纯正,朴在返璞归真
- 东兴古老,古在千年遗韵,老在古风沛然
- 东兴美丽,美在下海激荡,美在滨海风光
- 东兴多彩,彩在“上山”忘返,彩在奇谷飞瀑
- 东兴上山下海又出国
- 东兴:京族婚俗喜迎八方客 共筑民族团结情
- 中国东兴—越南芒街中越界河游启动仪式在东兴举行 共谱跨境旅游合作新篇章
- 桂林捷途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 广西游这儿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桂林欢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寿乡美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悦众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市牛爸爸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益众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七彩假期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广西万景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桂林华锦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东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局长、党组成员:阳明祥
- ·秀美防城港 山海异国情
- ·防城港市人大领导率队到东兴开展“主任接待代表日活动”
- ·防城港江口村打着陀螺奔小康
- ·东兴:“小长假”接待游客逾6万人
- ·东兴市成长幼儿园
- ·京族发展现状
- ·天然草坪场地迎接东盟各国的足球健儿
- ·东兴市人民武装部开展民兵应急分队军事训练
- ·东兴市启动中国旅游日“休闲惠民 美在东兴”主题活动
- ·东兴市经济适用住房办理流程及需要材料
- ·东兴喜洋洋幼儿园
- ·东兴试验区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吸睛更吸金
- ·廖汝奋深入北仑河沿线检查反走私工作
- ·中越跨境旅游促民心相通睦邻友好
- ·东兴倾力打造24小时服务的“网上政府”
- ·2013年幼儿园基本情况表
- ·2014年东兴-芒街中越商贸旅游博览会签约逾150亿元
- ·在创新中成长 广西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 ·东兴“红姑娘”红薯不愁“嫁”
- ·东兴新星中英文幼儿园
- ·2014广西“百业东兴杯”器乐比赛选手-王文羲
- ·东兴市灵活就业人员参保表格
- ·2014中越(东兴-芒街)商贸·旅游博览会将在广西东兴举行
- ·东兴市江平镇富有特色的文化名镇
- ·东兴市加快教育惠民工程建设
- ·东兴边检站应邀参加越南边防部队成立55周年友好座谈会
- ·中国东兴-越南芒街口岸国际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举行中越北仑河二桥开通后首次工作会晤
- ·东兴旅游市场持续升温 上半年实现旅游收入13亿元
- ·东兴市京族学校第二届校园科学节
东兴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六年居广西第一
2013年,东兴市紧紧围绕建设“开放繁荣文明和谐试验区”目标,扎实推进农业农村各项工作,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做强做大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三农”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农业持续稳定增长。2013年,粮食生产总量2.46吨,完成目标任务101%,全市粮食实现五连增;农林渔牧总产值连年增长, 2013年总产值20.5亿元,增长6.8%。农民人均纯收入10542元,增长13.8%,连续六年居全区第一。
特色优势产业成效突出。打造“红姑娘”红薯、皇帝橘、兰花、石斛等特色种植业,创农业品牌,农业明显增效,2013年特色种植业总产值达1.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4以上。特色养殖业有林下养鸡、红树林蛋鸭养殖等,总量稳中有升,2013年,全年水产养殖面积达78345亩,水产品总产量实现12万吨,总产值13.3亿元,增长8%。林下经济发展壮大,2013年以来,全市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加工、林下旅游等面积7.88万亩,共收入9000万元以上,共惠及林农3.4万人,建成初具规模的河洲顺泽花卉种植基地等8个;建成林下初具规模的鑫祥野生动物养殖等基地15个。
休闲农业经济繁荣发展。以“农家乐”、“渔家乐”、“林家乐”等特色乡村生态休闲农业旅游为重点,建设平丰村雨林红石谷景区、五一生态休闲旅游等休闲农业景点及“农家乐”、“渔家乐”、“林家乐”等休闲农业景点38个,农民从业人数达1万多人,带动农户3500多户,有效推动了农村经济新增长,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产业化程度提高。2013年,涌现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以及万元村屯和示范户。全市累计发展专业合作社65家,新增10家,发展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共有10多家,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达4家。全市发展科技致富示范户150户。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由2011年的36.6%提高到2013年46.13%,年均增长5%。
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迅猛。以培育龙头企业为抓手,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等发展模式,把基地建设与产品加工联系起来,完善产业链,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农企双赢,推动农业产业化上水平。东成农副产品加工厂等18家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2013年完成产值28.8亿元,增长23.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2013来,全市整合资金投入3.5亿元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扶持。全市各村组水泥路250多条,里程达3000多公里,实现个个行政村通水泥路;建农村安全人饮工程120处,解决人饮困难3万人;推进一批水利项目建设,完成三面光渠道200多公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9300亩;全面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283户。全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走在全区前列,23个行政村建成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站,农村基础设施及村容村貌得到全面改善。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村清产核资工作通过自治区验收。村级“五化十有”基础设施项目基本完成,“农事村办”受理事项办结率达到98%以上。
“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通过开展政策宣传、走访农户、整治村庄环境、建设长效机制等工作,扎实推进清洁乡村活动的开展,一个覆盖全市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机制基本形成,村屯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整治,村容村貌、环境质量逐步改善。
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全面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培训农民3万多人,占全市劳动农民的1/2,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引导边民参与互市贸易、旅游服务等,鼓励农民通过土地流转承包经营、家庭种养等增加收入;整合并投入扶贫资金2000多万元,扶持3000贫困人口发展生产,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达5792人,全市享受农村低保的对象共14265人,发放低保金16.088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