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南吉婆岛:畅享海滩美食盛宴,纵览北部最佳避暑海岛风光
- 越南北部宝藏旅游目的地:下龙湾、吉婆岛、河内,最佳旅行时间大揭秘
- 只需身份证!越南谅山一日游,解锁异国新体验
- 中国峒中—越南横模口岸旅检通道正式启用
- 中国峒中-越南横模口岸旅检通道正式启用
- 中国峒中-越南横模口岸正式开通旅检业务
- 越南:将把63个省级行政单位精简至34个
- 越南:将把63个省级行政单位精简至34个
- 文化中国行丨金滩海边博物馆里,传来独弦琴悠扬旋律……
- 越南签证种类解读:DL领馆签/落地签/EV电子签/五年免签任君选择,让您无忧越南行
- 越南旅游安全深度解析:行前准备、风险规避与实用防护指南
- 越南签证申请全攻略,了解越南签证知识轻松开启越南之旅
- 越南下龙湾天堂岛游记:穿梭喀斯特奇观,拾贝云端海岛梦
- 中越青年红色研学之旅走进东兴 携手共创友好未来
- “视联网+AI”应用场景落地对接会在东兴市举办
- 东兴市与越南芒街市工作组联合考察东兴口岸基础设施设备
- 稳外贸促发展!东兴跨境电商集聚发展
- 东兴出入境人次持续增长 中越两国在商贸、旅游、文化等领域的交往日益密切
- 越南下龙湾&河内四天自由行,新鲜出炉的攻略来了
- 越南下龙湾三天自由行:游轮驶过海上桂林,轻奢时光里的碧海岩诗
- ·爱心人士齐聚防城港市社会福利院送温暖
-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成为今年防城港市旅游工作重点
- ·十万山七星顶生态综合旅游度假区落户防城区
- ·中广核:防城港项目预计7月正式开工
- ·投放人工鱼礁 防城港市海洋牧场建设启动
- ·村里来了“美丽”指导员
- ·港口区光坡镇红沙村村民扎蚝排
- ·防城港市代表团参加两广城市旅游合作(钦州)联席会议
- ·防城港全市外贸进出口额稳中有升
- ·上思创新推进糖料蔗“双高”基地建设
- ·防城港市与四川省自贡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
- ·中越边防部门签署协议强化国际执法合作
- ·防城区:砥砺前行 书写“边山海”美丽新画卷
- ·防城区委办公室电话
- ·防城港市部署开展旅游景区景点专项整治
- ·防城港市组团参展中国-东盟博览会文化展
- ·防城港车站“门到门”服务赢得客户
- ·防城至江山一级公路完成投资2.3亿元
- ·上思交警进村提供电动自行车上牌服务
- ·防城港航道助航信息
- ·防城港市常务副市长农融到防供调研电网建设工作
- ·2013年8月6日召开《防城港市恢复全国边境旅游异地办证业务》新闻发布会
- ·中国·东盟(防城港)进出口商品交易中心项目正在推进中
- ·马路镇来了一批越南水果商贩
- ·防城港市加大环境监察执法力度成效显著
- ·防城国际海员俱乐部电话
- ·微信超额提现收手续费 引微商和网友们热议
- ·防城港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电话
- ·珍珠湾国际旅游区概念性规划方案评比揭晓
- ·防城港开展科技下乡活动
光坡镇“特色”党支部引领农村经济发展
近年来,港口区光坡镇以构筑“富民党建”为切入点,因地制宜,立足村情,着力打造“特色”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发展的“火车头”作用,助推农村经济产业多元化发展。
积极培育以“红”为主的特色经济。光坡村党支部制定产业发展计划,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能力的农产品集群,发展连片万元增收基地,全面推广红香薯、红衣花生、红香米、红莲雾“红系列”特色品种,并协调帮扶部门免费提供种子、技术、信息和包装设计等支持,“四红”特色产品逐步获得市场认可。2012年,红香薯荣获防城港市“一村一品”优秀奖。
充分盘活以“黑”为主的集体经济。在党支部引领下,中间坪村通过盘活集体留用地的闲置资源,引进以黑玉米、黑花生、黑土豆、黑山羊等种养殖为主的“小八黑”生态农业基地,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解决了20多名农民就业,实现村集体和群众“双赢”。
大力发展以“橙”为主的旅游经济。沙螺寮村党支部依托独具特色的滨海资源,组织党员群众掀起旅游开发热潮,一方面“上串”项目资金建设防浪海堤,制定旅游开发规划,借力清洁乡村活动开展道路硬化、村庄亮化、村屯美化、长效保洁等四大工程,一方面“下联”群众开展养殖塘规范化改造,配合保洁、绿化门前屋后,积极发展农家乐,旅游产业的“活力橙”在沙螺寮光芒四射。
着力开发以“绿”为主的民生经济。瞄准核电、金川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带来人口剧增、蔬菜需求大量增加的机遇,栏冲村“近水楼台先得月”,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建立港口区首个“菜篮子”示范基地,辐射带动1200多名群众投入蔬菜生产。
联动打造以“蓝”为主的海洋经济。依托丰富海洋资源,红沙村党支部千方百计做好海洋经济文章。实施农村党员“创业带富”工程,传、帮、带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双带能力突出的农村党员队伍。实施农村党员小额低息贷款项目,优先发放周期短、风险小、见效快的海水养殖项目,为农村创业党员提供扶持资金。
在村网箱养殖协会成立广西第一个“海上党支部”,形成“支部+协会+养殖户”,科研、示范、推广、产供销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发展网箱养殖1800多箱,蚝排1.8万亩,入会会员家庭人均收入达1.5万元,带动当地2500多名群众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