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民警“水哥”“聊天”聊成“百事通”

www.bianguan.net 2017-3-20 15:45:27 新闻专栏:客服中心

                           □ 本报记者 朱新华 通讯员 莫琼周 卢梦迪


 

“在江山的这8年多,总的来说,我就做了一件事,就是‘聊天’,和群众‘聊天’,渐渐地我也发现其中的乐趣和必要时发挥的大作用。”防城区江山边防派出所警区警长徐祖淼说道。

因为名字中的“淼”字都是“水”,徐祖淼靠“聊天”从“外来客”变成了大家的“水哥”,聊来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

语言不通吃了“闭门羹”

8年前,徐祖淼来到江山边防派出所。正值青年的他,来到一个新的单位,对即将开展的工作充满了好奇和期待,但第一次下乡开展信息采集任务时就吃了“闭门羹”。因为在辖区里,村民大多用地方语言沟通,上了年纪的村民更是这样,这让初来乍到的徐祖淼犯了难。

“第一次下乡,没有一点收获怎么回去。”他硬着头皮走到一位阿婆面前,动用了双手和五官,极力表达来意,但依然没能将交流进行下去。“老人家听不懂普通话,年轻人总能听懂吧?”他于是又来到一户有年轻人在家的村民家中,或许是因为当天下乡的只有徐祖淼一人,是个十足的生面孔,加上对本地方言一窍不通,村民不免心里打鼓,面对徐祖淼的调查询问回答得也十分含糊,有的甚至借故闭门不见。

连续半个月的走访下来,工作仍没有多大进展。为了尽快完成信息采集任务,徐祖淼决定向各村委求助,借助村干部的影响力敲开了群众的大门,但他深知,这不是个长久之计。

“潜伏”到群众中“窃听”

走访碰壁后,徐祖淼纳闷了很久。直到有一天,他到值班室换班,值班民警黄叔看出了他的心事,便招呼他坐下来谈心:“我们做基层工作,其实就是做群众的工作,要做好群众工作先得学会和群众‘聊天’,成为朋友了,人家才会笑着把你迎进门。”

和群众聊天?那就从学习方言开始。从那以后,徐祖淼无论是在办公室或是下乡走访,都留心观察人们交流,默默记下各种常用表达语,有一句没一句的学,过程中也闹了不少笑话。有一次下乡分户,他就把村民说的“下午”听成了“早上”,结果早早过去苦等一阵却扑了空。

后来,徐祖淼在黄叔的推荐下认识了村里的老支书,他便跟着老支书学方言。平日里,老支书喜欢在饭后到村头的小卖部附近和几位老友聊天,徐祖淼每到这个时候也会“潜伏”过去听他们讲村里的故事。

转眼间就进入了冬天,连续几日都是阴冷天气,老人们很少出来走动,徐祖淼的“潜伏”行动不得不停止。

“喂,请问是徐祖淼警官吗?我爷爷问你今晚有没有空到家里做客。”老支书的孙子给徐祖淼打来电话,原来是老爷子请他到家里做客呢。从那以后,他便成了老支书家里的常客,也慢慢开始有意识的只用方言交流。两年时间过去了,徐祖淼已经能说出村里有几户人家,都有哪些人,曾发生过哪些大事,在调解群众纠纷时也愈发从容。

“外来客”劝回了“浪子心”

2012年10月,辖区一家租车行老板来到派出所报案称:李二租车逾期未还,一星期过去了也联系不上人,怀疑是被骗了。

徐祖淼接到报案后,决定下乡了解情况。来到李二家才了解到原来他已经3个月没回家了,家中一老一小全靠妻子照料。经过和其家人了解,李二去年因交友不慎染上毒品,为筹毒资,也曾行过几次窃,不少人都找上家门,搞得家里鸡犬不宁。

为了挽救这个家庭,徐祖淼动员村民和其家人通过各种方式联系并劝说李二回家,答应帮助他戒毒,早日回归家庭。终于在2013年刚过完春节的时候,李二主动来到派出所自首,并自愿接受强制戒毒。

在戒毒期间,徐祖淼为鼓励他坚定戒毒决心,在父亲节时带着其母亲和妻儿来到戒毒所看望他。两年过去了,李二从戒毒所出来后,徐祖淼为防止他经不住诱惑而复吸,在每次下乡的时候都会去他家里看看,了解情况。如今,李二经营起了一艘渔船,重新把家庭担子从妻子身上接了回来,小家庭恢复了宁静和安详。

徐祖淼从听不懂方言到辖区村民心中的“水哥”,到平日下乡“聊天”调解矛盾纠纷200余起,他把自己“聊”成了江山辖区的“百事通”。

本文来源于:防城港新闻网-防城港日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中心

>>防城港新闻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