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南宁顺秘境寻踪:从芽庄到美奈到藩切,发现越南南部未被打扰的风景,解锁越南南部的隐秘海岸
- 越南吉婆岛探秘之旅:从喀斯特地貌山林到碧蓝海湾的沉浸体验,解锁越南秘境海岛风光
- 东兴口岸今年出入境人数突破500万
- 越南下龙湾天堂岛又称迪独岛、季托夫岛:解锁下龙湾的宝藏景点,深度体验世界遗产喀斯特地貌海湾地区绝美景色
- 越南旅行怕踩坑?这几个实用软件人手必备,轻松搞定语言、交通和美食!
- 东兴中越界河风景区“游览边境足迹,传承红色基因”路线启动
- 中越青少年学生在东兴开展友好交流活动
- 越南吉婆岛:畅享海滩美食盛宴,纵览北部最佳避暑海岛风光
- 越南北部宝藏旅游目的地:下龙湾、吉婆岛、河内,最佳旅行时间大揭秘
- 只需身份证!越南谅山一日游,解锁异国新体验
- 中国峒中—越南横模口岸旅检通道正式启用
- 中国峒中-越南横模口岸旅检通道正式启用
- 中国峒中-越南横模口岸正式开通旅检业务
- 越南:将把63个省级行政单位精简至34个
- 越南:将把63个省级行政单位精简至34个
- 文化中国行丨金滩海边博物馆里,传来独弦琴悠扬旋律……
- 越南签证种类解读:DL领馆签/落地签/EV电子签/五年免签任君选择,让您无忧越南行
- 越南旅游安全深度解析:行前准备、风险规避与实用防护指南
- 越南签证申请全攻略,了解越南签证知识轻松开启越南之旅
- 越南下龙湾天堂岛游记:穿梭喀斯特奇观,拾贝云端海岛梦
- ·北海涠洲岛获评第四届“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
- ·日军炮轰北海,拉开广西抗战序幕
- ·我市行动学习工作进入结题验收阶段
- ·北海市非遗保护中心第一个粤剧传习基地挂牌
- ·“海上丝绸之路”邮轮航线2月9日首航
- ·北海金海湾红树林景区新貌迎佳节
- ·北海市举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营造安全乘梯环境”宣传活动
- ·北海火车站开行30对客运列车迎“双节”
- ·北海合浦春光明媚,游人陶醉!!
- ·【北海至广州动车开通】朝“花”夕“拾”
- ·做好安乐窝 “候鸟”常南飞
- ·航班密集票价低 打“飞的”也方便
- ·东山村欢庆“三月三”
- ·北海,近代外国领事机构陈列馆及近代洋行历史陈列馆免费开放
- ·北海今年4月份起将逐增10对动车
- ·坐游艇赏沿岸风景 尽情享受“慢旅游”
- ·暑运期间北海机场吞吐量创新高
- ·合浦大道通车 北合“缩水”12公里
- ·营盘镇大王岭村,依托传统,打造民俗文化旅游品牌
- ·广西北海海滩上的毕业纪念
- ·北海银滩游客如潮
- ·美国蒙大拿州海伦娜电视台在北海取景拍摄!
- ·高铁给力,北海坐高铁到北京只需半日
- ·北海机场首季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21.26%
- ·北海各景区节日迎客近77万人次!
- ·北海海事局强化旅游旺季“海上游”船舶安全监管
- ·7月18日起 北海开始实施 对“中国式过马路”开罚单
- ·海事局强化旅游旺季“海上游”船舶安全监管
- ·北海“2016年我最喜爱的旅游商品”网络投票结果揭晓
- ·“十一”北海市将迎来旅游高峰,预计游客达到45万人次
北海“非遗”之传统技艺疍家服饰制作技艺!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义。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沉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精神文明内涵。
2015年文化遗产日,市非遗中心演员们在北部湾广场四方台为老百姓带来疍家服饰走秀。农春录 摄
不同时代、不同区域的服饰各有特色,北海是一座具有浓郁海洋文化的城市,随着历史的车轮不断地前进,靠海而生,以船为家的疍民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有了别具一格的腿穿宽裤筒、衣着马蹄袖,头戴垂檐海笠的疍家服饰。
海城区地角88岁老人穿戴的疍家服。拍摄时间:2008年4月1日地点:地角上寮社区 赵军摄
海城区地角67岁老人穿戴的疍家服。拍摄时间:2008年4月1日地点:地角上寮社区 赵军摄
吴桂录在向我馆“非普”人员展示他缝制成品的疍家服上衣。 时间:2008年4月1日 地点:白沙镇沙尾村 赵军 摄
一、疍家服饰是曾经识别疍民身份的符号
疍家,是广东、福建、广西沿海港湾和内河上从事渔业或水上运输的水居族群。在北海,如果说有珍珠就有了疍家,那么,疍家距今至少有2000多年的历史。而文字记载的北海疍家距今有近700年。疍家服饰完全是来自疍家群体生活方式所演变而定形的衣着,这是疍家历经各阶层社会文化、民众生活的发展而产生的。北海、合浦沿海一带的疍家服饰成为自古代到近代,又从近代到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疍民都将本族群的穿戴服饰保存得比较完整。在合浦县白沙镇的沙尾村,疍家服的历史已延续了200多年。
“以前只要看到我们穿的衣服,大家就知道我们是疍民了,这是我们的身份标识。”据北海市外沙街的一些老人说,传统疍家衣裳与旧时唐装相似,为阔大袖口、宽短裤脚的黑布斜襟样式。
原生态的疍家服饰别具风情,疍民原始的衣着源自蓝天和大海的图腾,以蓝色为基调。男女都穿着短、宽、窄袖的上衫,宽短的裤子及于足踝之上。不论四季,头戴既可遮阳又可挡雨的海笠(垂檐尖、圆顶竹帽),跣足。疍家妇女喜爱留长发,姑娘们把头发结成不容易散开的五绞辫,发梢上缀红绒,休闲时就让长辫摇晃垂及腰际。结了婚的妇女把长辫在头顶上盘成髻。捕鱼劳作时,习惯在头上包一块方格花纹的夹层方布,一角突出前额,一角垂于脑后,疍家俗称猪嘴,方巾的左右两角交结于下颊。疍家的这种装束打扮,利于海上作业和遮蔽风日,便于步滩涉水和渔业劳作。当时到处有人穿疍家服饰出海打鱼。在那个时候,穿疍家服饰的人在疍民中是极受人尊重的。
二、疍家服饰承载古老的技艺与含义
合浦县白沙镇沙尾村的疍家服,保留了比较原生态的服装样品,它的衣料底色以蓝色或灰蓝色和黑色为主,使用的布料为粗白布,从靛染、剪裁到完成制作过程都出于传承人吴桂录在三十年前缝制之手。
疍家服制作方法主要有如下程序:首先从市场上购买粗白布,然后放入染缸,染上蓝色或者黑色、红色,晒干后,按照传统裁剪方法剪裁、缝制好。疍民在日常生活中(或传统节日),男性常穿蓝色或灰蓝色疍家上衣,女性则常穿黑色疍家上衣。而红色疍家服是新娘结婚时穿的,白色疍家服则是新郎结婚时穿的。疍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了独特的染制红色布料的方法。据介绍,当地有一种植物叫“松仔树”,摘取松籽果后,将乌红色的汁液从籽里压榨出来,而籽渣晒干留着下一次泡水。同时,疍民便将衣服放在乌红的汁液里浸泡、染色,待衣服染色后,又将其放进锅里蒸煮近两个钟,再晾干。按照这个方法,衣服染色三次后,鲜红的颜色明亮照人,而且这样染出来的衣服还不容易褪色。此外,疍家妇女穿衣喜欢宽大,故在制作时,上衣是马蹄袖,领袖衣边绣花边,裤筒则宽大。男性下身穿着一般为黑裤,裤筒亦很宽。
过去的疍家以善良朴实的心,编织出了绚丽多彩、别具一格的服饰。疍民妇女还有专门的短裤,长度只到膝盖上端,配以蓝色或灰蓝色的色调,显得朴质而纯美。裤子的后面则是往外翘,以免下田或者下海捕鱼把裤子弄湿。妇女在裤子上一般还系着银腰带,或玉琢腰带,腰带上雕刻着美丽的图案,银腰带的作用主要不是美观,而是疍民出海捕鱼的时候,海上潮湿的空气容易使腰部沾上水气,引起风湿,银腰带却恰好避免了这一点,还美观实用。而玉琢腰带则有辟邪之功用,能挡煞,能消除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从而减少对身体的伤害,保持愉悦的心态。除此外,玉琢还能起到护身,百病不侵等功用。由此可见,原汁原味的疍家服及附带的腰带不仅“古朴”,它的宽裤头也尤与旧时的唐装相似。毡布是一块约2.5×2.5尺的方布,披戴毡布是有讲究的,要先对角折成三角形,仔细地在头上围成拱形,边角往里掖,既防风防寒,又透出一种神秘美,颇有水乡妇女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