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兴景区:马路镇平丰红石谷
- ·全国重点示范镇——江平镇
- ·东兴市京族三岛京族生态博物馆
- ·东兴野人谷
- ·胡志明亭
- ·东兴市东兴镇伏波庙
- ·东兴屏峰雨林公园 规范员工礼仪,提升服务质量
- ·东兴市竹山山海相连地标广场亮点纷呈
- ·广西最刺激漂流-东兴瑶山大峡谷漂流
- ·东兴市越南特产购物一条街
- ·“上山下海又出国”
- ·粽情端午|你不知道的桂林“秘境”
- ·东兴口岸
- ·东兴景区:野人谷CS野战
- ·哈亭
- ·2012年东兴屏峰雨林公园中秋国庆双节文艺晚会
- ·东兴市京族三岛万鹤山滨海湿地公园
- ·三圣宫
- ·海上赤壁——怪石滩
- ·中越人民友谊公园
- ·《印象•北部湾》大型海上实景演出现场导游词
- ·河洲生态旅游村
- ·交东三奇
- ·东兴市陈公馆
- ·国门东兴市内旅游点
- ·中国最大的京族博物馆——东兴京族博物馆
- ·大清国一号界碑
- ·百业东兴﹒红木社区
- ·东兴市东兴镇大清国一号界碑(竹山一号界碑)
- ·大清国钦州界界碑-大清国一号界碑,大清国五号界碑
中越北仑河大桥
中越北仑河大桥
中国东兴与越南芒街只隔一条几十米宽的河界——北仑河,按两国协定,河界不设分界标志,而以水深为界。东兴人说,有河就有桥,桥通万事兴。在东兴这个特殊的地理环境里,国门与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联合体”。现在看到的这座气贯长虹的北仑河大桥,是中越双方在北仑河建桥的第三次合作。也许有人问,中越北仑河建桥,有过一段怎样的历史?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同沿着时空的走廊,追溯那段早已尘封的历史——北仑河上的第一座桥是铁桥。
清朝光绪二十四年(即公元1898年),中、法两国兴建贯通东兴与芒街的北仑河铁桥,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竣工。因为当时越南是法国殖民地,芒街经济比较繁荣,铁桥修通后,这种畸形的繁荣便迅速辐射到东兴,以至于二十世纪30年代,东兴呈现出极盛一时的繁荣,沿着桥头两翼延伸到中山街,和平一条街,法式建筑连成几条街,街道路面铺设的是青石板,沿街大小商号、金铺钱庄、茶楼烟馆、赌场妓院,争先恐后开张揽客。东兴的“小香港”之称由此而来。
北仑河上的第二座桥是由我国兴建的。1957年11月17日,我国拆除了难以承受的破旧铁桥,动工兴建当时象征两国人民友谊的“北仑河友谊大桥”,桥长111米,5孔,每孔跨22.2米,桥墩用花岗岩石料砌成,桥面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宽净空7米。行人道1.5米,投资额28.2万元。次年5月25号竣工,双方边民参加了通车典礼。
1960年秋,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到当时属广东省辖的东兴观察,亲临北仑河友谊大桥,驻足国门良久的陶书记,凝视着大桥两端两国国门上方迎风招展的国旗,意味深长地说:“把桥改为‘中越友谊大桥’吧。”言毕,欣然提笔命名。1979年3月,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大桥越方桥段倍炸断。滔滔的北仑河,见证了这段不幸的历史。
北仑河上的第三次建桥是在中越恢复正常邦交关系后的1993年,经两国协商,共同出资,于1994年4月17号建成并正式通车。新大桥全长111米,桥中间有一条红色斑马线,这条斑马线既是中越大桥的管理线,也是两国领土的分界线。徘徊于这一条斑马线,就会亲身体验到“跨一步就出国,退一步就回家”。
如今的中越北仑河大桥时一条国际贸易、国际运输、跨国旅游的大通道。每天成千上万的人潮车流从桥的两头交汇而过,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人摩肩接踵。旅游、商务、公务、探亲访友者川流不息。商机、信息、物流、金融流在这里汇聚集散,开放的中越北仑河大桥正敞开她博大的胸怀,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嘉宾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