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南宁顺秘境寻踪:从芽庄到美奈到藩切,发现越南南部未被打扰的风景,解锁越南南部的隐秘海岸
- 越南吉婆岛探秘之旅:从喀斯特地貌山林到碧蓝海湾的沉浸体验,解锁越南秘境海岛风光
- 东兴口岸今年出入境人数突破500万
- 越南下龙湾天堂岛又称迪独岛、季托夫岛:解锁下龙湾的宝藏景点,深度体验世界遗产喀斯特地貌海湾地区绝美景色
- 越南旅行怕踩坑?这几个实用软件人手必备,轻松搞定语言、交通和美食!
- 东兴中越界河风景区“游览边境足迹,传承红色基因”路线启动
- 中越青少年学生在东兴开展友好交流活动
- 越南吉婆岛:畅享海滩美食盛宴,纵览北部最佳避暑海岛风光
- 越南北部宝藏旅游目的地:下龙湾、吉婆岛、河内,最佳旅行时间大揭秘
- 只需身份证!越南谅山一日游,解锁异国新体验
- 中国峒中—越南横模口岸旅检通道正式启用
- 中国峒中-越南横模口岸旅检通道正式启用
- 中国峒中-越南横模口岸正式开通旅检业务
- 越南:将把63个省级行政单位精简至34个
- 越南:将把63个省级行政单位精简至34个
- 文化中国行丨金滩海边博物馆里,传来独弦琴悠扬旋律……
- 越南签证种类解读:DL领馆签/落地签/EV电子签/五年免签任君选择,让您无忧越南行
- 越南旅游安全深度解析:行前准备、风险规避与实用防护指南
- 越南签证申请全攻略,了解越南签证知识轻松开启越南之旅
- 越南下龙湾天堂岛游记:穿梭喀斯特奇观,拾贝云端海岛梦
- ·东兴市宝宝幼儿园
- ·东兴国土海洋局举办廉政知识竞赛
- ·东兴马路至峒中口岸公路项目推进顺利
- ·东兴边检站组织开展“口岸查控及重点人员核查”专项培训
- ·东兴市广森·嘉和苑
- ·2014年中越边境商贸旅游博览会将于12月举行
- ·东兴再就业优惠证申请,需要的材料
- ·国庆第二天东兴旅游持续升温 东兴口岸再现“人海”
- ·东兴“城市小巴”打造独特国门名片
- ·农业银行东兴新华支行实现存款“开门红”
- ·智利网吧-东兴网吧
- ·东兴市联友国际旅行社
- ·2014广西“百业东兴杯”器乐比赛选手-田惠心
- ·东兴边检站春节期间出入境验放量82348人次
- ·2014广西“百业东兴杯”器乐比赛选手-江思源
- ·防城港至东兴铁路新建线路长47.6公里,东兴铁路正式开工建设!
- ·极危鸟类勺嘴鹬再现防城港,世界少于100对。
- ·探索新模式 形成新品牌——东兴市打造科普富民兴边工作新高地
- ·东兴:离异夫妻争房产官司打了十四年
- ·东兴剁手党们,即将登场的智能快递柜,你敢用吗?
- ·首批“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名单公布 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榜上有名
- ·东兴卫生局
- ·2025年“山水相连 幸福‘家’年华”中越亲子家庭互动研学活动圆满举办
- ·海阔天空网吧-东兴网吧
- ·中越青年大联欢活动现场花絮
- ·东兴江平镇中心幼儿园
- ·东兴口岸一季度国际道路运输保持平稳
- ·东兴市北仑华府
- ·3000面国旗飘扬边陲东兴城乡
- ·首届中国—东盟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在东兴开赛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
小呀小山村
我那亲爱的妈妈
已白发鬓鬓
女儿有个小小心愿
小小心愿
再还妈妈一个吻……”
当年,朱晓琳演唱的这一首脍炙人口、催人泪下的歌曲不知感动了多少人,婉转的歌声表达了多少年轻人对老家妈妈的思念之情。
5月14日下午,记者也到了一个遥远的小山村——十万大山深处的防城区扶隆乡北基村岭嘴屯。这个村子,年轻人大多到外地务工去了,留在家里的都是上了年纪的父母和未成年的孩子。记者在村里转了几圈,接触了一些家庭,采访了部分村民,并没有感受到朱晓琳歌声的那种凄凉劲,人们的笑脸和笑声,使人感到阵阵温暖。
过去,这个林海之中的小村曾远离尘世,但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如今已变得不再遥远。那一天,记者驾车沿着柏油路在森林里穿行,只一小时就从乡政府来到了这里。进村后,只见白色水泥村道旁边是村委会办公楼、学校、一栋栋新民房。村里道路全部硬化,路边立着路灯,种着白玉兰、黄花梨、罗汉松、秋枫木等名贵路树。路树下面,鲜花盛开。
已是放学时分,三五成群的小学生,穿着和城里孩子一样的衣服,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路上没有垃圾,环境整洁,空气清新,没有炊烟,小溪潺潺,使人感觉是来到了城市的某个高档别墅区!但村委会大门牌子上 “防城区扶隆乡北基村民委员会”几个大黑字明明白白告诉记者,这里的确是一个小山村。
村里,黄皮、龙眼、芒果、芭蕉等果树挂满了尚未成熟的果实;村旁,玉米、木薯、花生、瓜果一片绿油油;山上,黑压压的肉桂、八角林十分茂密。村里的几处新房工地正在作业,其中一处是在建一大片现代化养猪场,面积足有上千平方米。老板是本村人,他说,这个猪场起步就要达到在栏肉猪500头,“要做就做大的”,这位老板很豪气,猪场的庭园还未硬化,就已种上了十多株两米高的玉兰花树。
村中央的晒场上,一群老大爷和老太太正在用客家话聊天。记者与其中一位听得懂白话、身腿还麻利的大娘聊了起来。
“大娘高寿呀?”
“不高,九十一了,村里还有更高的,嘿嘿。”
大娘告诉记者,她的两个儿子和儿媳都到广东打工去了,留下她在家里带孙子和孙女,孩子们都在村里上小学。大娘还养了五头猪,种有青菜和玉米、花生等作物。
记者问:“您这么大年纪,这么多工作如何应付得来?”
“猪饲料有车子送进村来,卖猪肉的也常来,村里还有小卖部,很方便!做饭有沼气,不用打柴,还有自来水!再说,我这身板还硬朗!”大娘接着说,到卖猪时,一个电话,老板会上门来收购,山上的肉桂、八角收成时,年轻人就会请假回来采摘。她高兴地说,儿子儿媳们一年到头拿回家里的劳务费有十多万元呢。老太太不愁吃,不愁穿,最盼望的事情就是最好能天天接到孩子们的电话。
村支书告诉记者,岭嘴村全村33户270人,有200多人外出打工,80%农户养有猪。村里经济收入主要是靠劳务收入,第二是种植肉桂、八角,第三是养猪。他特别强调,养猪很划算,不但可以卖钱,猪粪猪尿还能生产沼气,养几头猪的粪便产生的沼气就足够一般家庭做饭烧水了,村里建有几十座沼气池。去年村里人均收入达到7000多元。
入夜,村里数百盏灯先后亮了起来,桔黄色的路灯、乳白色的节能灯、稍带蓝调的沼气灯汇成了小山村的五光十色,家家户户电视机的彩色画面和声音,把小山村融入了现代世界。
此情此景,令记者非常感慨,这真是一个美丽温馨的小山村,一个在“中国梦”中逐步富足的小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