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兴如此多娇
- 东兴城区,景点众多,古今俱全,中西壁合
- 东兴好玩,好在城区徜徉,玩在国门寻香
- 东兴纯朴,纯在民风纯正,朴在返璞归真
- 东兴古老,古在千年遗韵,老在古风沛然
- 东兴美丽,美在下海激荡,美在滨海风光
- 东兴多彩,彩在“上山”忘返,彩在奇谷飞瀑
- 东兴上山下海又出国
- 东兴:京族婚俗喜迎八方客 共筑民族团结情
- 中国东兴—越南芒街中越界河游启动仪式在东兴举行 共谱跨境旅游合作新篇章
- 桂林捷途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 广西游这儿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桂林欢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寿乡美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悦众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市牛爸爸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益众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桂林七彩假期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广西万景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桂林华锦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首个市本级培训费管理办法出台
- ·防城:脆甜诱人的“红妈妈”(莲雾)上市了
- ·广西防城港市:旗袍秀美边陲古镇
- ·春季农资打假见闻
- ·万海航运开通防城港至日韩专线
- ·防城港市迅速行动 冲刺第三产业发展目标
- ·上思云雾山庄电话
- ·首个“三月三”公众假日第一天各族同胞打起陀螺唱起歌
- ·防城港东兴市马路镇开始采剥肉桂皮
- ·《喜从天降》“降落”防城港 众明星及光头强“出没”
- ·市领导率队检查市容市貌整治工作
- ·交警上路查车 不按规定路线行车成大货车常态
- ·防城港市民政局
- ·防城港市新闻网开设3·15专题
- ·防城港出现“购房退税”骗局,市民需谨防上当受骗
- ·电动车上牌:受访的10人中9人无发票
- ·防城港交警查获11名非法入境越南人
- ·防城港市政协党组召开教育实践活动总结会
- ·防城港进入主汛期 6、7、8月为雷电高发期
- ·中元节 防城港市场代客杀鸭狂涨到20元一只
- ·海关部门培训材料
- ·姚智文:让防城港“七彩贝丘湾”变成旅游明珠
- ·聆听豪迈发展的脉动
- ·上思县名优水果由“进口”变“出口”
- ·一抓到底 抓好“十百千”项目落实
- ·上思县:易地搬迁摘贫帽
- ·防城港至北海特快列车将停靠合浦站
- ·防城港市中医名医名家走基层培训28名村医
- ·海世通 通四海
- ·防城港市太极拳协会首个基地成立 太极高手聚集坤龙常乐园
边民永赖——刻在南疆边关的忠诚
防城区那良镇以旖旎的原生态自然风光著称,而今,这美丽的南疆小镇又增添了一处别样的风景。在那良边防派出所营门前,有一块石头格外引人注目,石头上“边民永赖”四个大字更是让人驻足而观。
究竟是块怎样的石头,会有如此的吸引力呢?个中原因,还要从驻守在那良镇的边防官兵身上说起。
导来“生命泉”
那良镇北仑村山竹组地处边境山区,共有25户206名村民,因山势陡峭,自解放以来一直未通自来水,全村人以山溪为水源。溪水从山头流到山脚,再被引入村民家中时已变成淡绿色,因长期饮用不卫生的溪水,村里一半人都患有慢性胃肠疾病。那良边防派出所官兵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迅速走访当地企业,并号召官兵捐款,共筹得价值5万元的施工管道材料,与村民们一道找泉眼打井,画施工路线图,挖掘铺设导水管道。
在历时25天的警民齐心奋战后,长达4000米的“生命泉”正式竣工,彻底解决了全组村民的吃水问题。当清澈的自来水流入村民家中时,村民们无不激动地欢呼雀跃。时任那良镇镇长唐华感慨地说:“官兵铺的这4000米‘生命泉’,不止流进村民家里,更是流进了村民的心田呐。”
修通致富路
村民的基本饮水问题解决了,那良边防派出所的官兵们却并未停歇,迅速将目光投向了辖区出名的贫困村那伍村。通过与乡亲们交心,官兵们挖出了那伍村贫困的根本原因——路。
那伍村地处那良镇腹地深山中,全村没有一条像样的硬化道路,生产经营活动严重受限,遇到连日雨涝,许多作物抢收了运不出来,只能眼睁睁看着烂在田里,村民们叫苦不迭,也因此不敢种植经济价值高的作物,导致了贫困的现状。修路,已然是那伍村的当务之急。
问题根源既已找出,官兵们主动带头捐款3000余元,同时开展广泛走访,倡议号召地方政府、企业和村民们共同捐资,成功协助那伍村村委筹集资金5万余元,有效解决了修路资金问题。为了提高修路款的使用效率,该所官兵主动参与帮助修路,在官兵们的感召下,那伍村乡亲们积极加入义务修路工作,减少了雇佣修路工人的费用支出,用有限的资金修通了更宽更长的柏油公路。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一条3公里长的致富路终于连通了深山和小镇。
“黑户”不再黑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比起引水、修路,让边防官兵们更为牵挂的是很多瑶胞孩子的“黑户”问题。
在走访中,边防官兵吃惊地发现,由于长期交通信息闭塞,辖区深山瑶寨老冯坪村的很多瑶胞思想比较落后,结婚不登记,生孩子为了省钱不进正规医院,更不给新生儿做登记,使很多孩子成了无出生证明、无户口的“两无”人员。这“两无”给孩子们带来了太多麻烦,适龄儿童无法办理学籍,只能在村办小学读书,无法升学,无法申领边境3公里补助,更无法办理各种社会保险,给本不富裕的家庭带来更大负担,生了大病没钱到外面医治,有的甚至因为缺少合适的治疗而落下终身的遗憾。
官兵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恨不得马上为孩子们补上户口,但每年此类人员补录户口名额有限,且时间跨度已久,“两无”孩子的血缘关系不能仅凭父母的一面之词,必须经过DNA鉴定手段证明才可以上户。考虑到政策要求和瑶胞的实际经济困难,那良边防派出所官兵不断吁请相关部门支持,并积极向市公安局申请,最终为瑶寨16名“两无”孩子争取到了补录名额,并免除孩子与父亲共32人近6万元的DNA鉴定费。随着一份份鉴定结果出炉,孩子们的户口补上了,学籍办好了,边境补贴和社保也落实了,脸上的笑容也多起来了。
引水、修路、树人只是边防官兵们爱民固边的一个个缩影,长期以来,那良边防派出所官兵心系边民群众,为群众解决各类困难1000余件,帮扶贫困群众400余人,累计捐款10万余元。官兵们的一心为民,换来了边关人民的全心拥戴,也被上级领导寄予了厚望。2016年11月,市边防支队政委廖启流亲自为官兵们拟送了“边民永赖”四个大字,刻在了那良边防派出所门前的巨大镇石上。这4个字本是清光绪年间广西边防督办苏元春在靖西县一处炮台正门所刻,寓意边民永远信赖,现如今已成为边防官兵与群众鱼水情深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