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南吉婆岛:畅享海滩美食盛宴,纵览北部最佳避暑海岛风光
- 越南北部宝藏旅游目的地:下龙湾、吉婆岛、河内,最佳旅行时间大揭秘
- 只需身份证!越南谅山一日游,解锁异国新体验
- 中国峒中—越南横模口岸旅检通道正式启用
- 中国峒中-越南横模口岸旅检通道正式启用
- 中国峒中-越南横模口岸正式开通旅检业务
- 越南:将把63个省级行政单位精简至34个
- 越南:将把63个省级行政单位精简至34个
- 文化中国行丨金滩海边博物馆里,传来独弦琴悠扬旋律……
- 越南签证种类解读:DL领馆签/落地签/EV电子签/五年免签任君选择,让您无忧越南行
- 越南旅游安全深度解析:行前准备、风险规避与实用防护指南
- 越南签证申请全攻略,了解越南签证知识轻松开启越南之旅
- 越南下龙湾天堂岛游记:穿梭喀斯特奇观,拾贝云端海岛梦
- 中越青年红色研学之旅走进东兴 携手共创友好未来
- “视联网+AI”应用场景落地对接会在东兴市举办
- 东兴市与越南芒街市工作组联合考察东兴口岸基础设施设备
- 稳外贸促发展!东兴跨境电商集聚发展
- 东兴出入境人次持续增长 中越两国在商贸、旅游、文化等领域的交往日益密切
- 越南下龙湾&河内四天自由行,新鲜出炉的攻略来了
- 越南下龙湾三天自由行:游轮驶过海上桂林,轻奢时光里的碧海岩诗
- ·广西东兴多措并举旅游经济运行稳中有升
- ·2013年幼儿园基本情况表
- ·2014年春节黄金周东兴市自驾游、跨国游火爆
- ·东兴京族博物馆5年免费接客80余万人次
- ·东兴华侨、华人热心家乡公益事业
- ·东兴市经济适用房轮候配售
- ·东兴市就业服务中心简介
- ·广西东兴规范中越货币汇率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 ·东兴市马路镇正时桂皮收割季节
- ·东兴口岸一季度进出境人数全区第一
- ·黄金周 东兴口岸出入境旅客流量超过16万余人次
- ·东兴河洲边民蜂拥“登乘”土地流转“致富动车”
- ·东兴边防民警与困难儿童的“探月之旅”
- ·东兴口岸分类通关效率高
- ·2014广西“百业东兴杯”器乐比赛选手-严恩婧
- ·2013中国东兴·越南芒街元宵节足球友谊赛隆重举行
- ·东兴市边境贸易企业发展现状
- ·东兴新星中英文幼儿园
- ·东兴口岸运管处成为全国交通系统先进集体
- ·东兴警方积极助推跨境劳务试点工作
- ·2015年“五一”期间东兴市旅游火爆
- ·中越边境广西东兴投资建海产品综合加工厂
- ·东兴:搭起睦边富民的大舞台——写在2013越中(芒街-东兴)商贸旅游博览会召开之际
- ·东兴市与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启动旅游合作
-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广西行”采访团探访东兴
- ·东兴江平工业园东林工业制造有限公司投产壮大跨境加工制造业
- ·2014广西“百业东兴杯”器乐比赛选手-吴楠露
- ·东兴:春节假期“催热”边境贸易
- ·东兴市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待遇申领需提供材料清单
- ·防城港市金融工作办公室招聘4人公告
广西东兴市江平镇巫头村打造富裕京族渔村 建设“特色村寨”
图为一名清洁工人在清扫道路上的落叶
图为一村民骑着摩托车行驶在干净的道路上
整洁的庭院、干净的道路、贝壳装饰的墙壁、绿树环绕的房屋……这是3月29日,记者在东兴市江平镇巫头村看到的情景。
江平镇巫头村是京族三岛中的一岛,与越南隔海相望,全村1936 人,其中京族人口占 98% 。自“生态乡村”活动开展以来,该村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共投入 150 多万元,对全村进行了别具一格的风貌改造,充分利用贝壳、石头等海洋元素对环境进行装饰提升,改造后的京族渔村庭院整洁、道路干净、生态优美,森林覆盖面积达 65% 以上。
近年来,该村以建设“特色村寨”为工作目标,坚持“农商结合,养捕加工并举”的经济发展思路,促进村民增收。在建设生态乡村的同时,将该村打造成富裕京族渔村。
巫头村海岸线长3.9 公里,海滩涂面积 2 万亩,海洋资源十分丰富。该村近年来全面实施“ 3331 致富工程”,即大体上以全村 30% 的劳力发展捕捞, 30% 的劳力发展海水养殖, 30% 劳力发展海产品加工, 10% 劳力发展边境贸易。该村村委会与企业合作,组建 25 个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 9300 万元,承担国家有关水产养殖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积极引导养殖场推行南美白对虾健康生态养殖技术,严格执行无公害农产品标准,海水对虾养殖面积共 3820 亩,养殖户 130 户,实现年养殖成品对虾平均亩产量 714 公斤,总产量 4683 万吨,年产值 5620 万元。同时,该村有海蜇粗加工场 45 家,从事海产品加工业农户 110 户,年海蜇加工总产量 4200 多吨,年产值 3360 万元。据统计,该村农民 2015 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10472 元。
此外,该村通过开展东兴京族海洋渔业(核心)示范区建设,带动了巫头村的乡村和文化建设,使村民在养殖、加工、旅游等方面获益。并为了进一步弘扬京族文化,该村通过维修京族哈亭、建设京族风情长廊,挖掘妈祖文化等,打造具有京族文化的“特色村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