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南吉婆岛:畅享海滩美食盛宴,纵览北部最佳避暑海岛风光
- 越南北部宝藏旅游目的地:下龙湾、吉婆岛、河内,最佳旅行时间大揭秘
- 只需身份证!越南谅山一日游,解锁异国新体验
- 中国峒中—越南横模口岸旅检通道正式启用
- 中国峒中-越南横模口岸旅检通道正式启用
- 中国峒中-越南横模口岸正式开通旅检业务
- 越南:将把63个省级行政单位精简至34个
- 越南:将把63个省级行政单位精简至34个
- 文化中国行丨金滩海边博物馆里,传来独弦琴悠扬旋律……
- 越南签证种类解读:DL领馆签/落地签/EV电子签/五年免签任君选择,让您无忧越南行
- 越南旅游安全深度解析:行前准备、风险规避与实用防护指南
- 越南签证申请全攻略,了解越南签证知识轻松开启越南之旅
- 越南下龙湾天堂岛游记:穿梭喀斯特奇观,拾贝云端海岛梦
- 中越青年红色研学之旅走进东兴 携手共创友好未来
- “视联网+AI”应用场景落地对接会在东兴市举办
- 东兴市与越南芒街市工作组联合考察东兴口岸基础设施设备
- 稳外贸促发展!东兴跨境电商集聚发展
- 东兴出入境人次持续增长 中越两国在商贸、旅游、文化等领域的交往日益密切
- 越南下龙湾&河内四天自由行,新鲜出炉的攻略来了
- 越南下龙湾三天自由行:游轮驶过海上桂林,轻奢时光里的碧海岩诗
- ·化解信访积案 用实效取信于民
- ·防城港成养老天堂 孝顺父母就让他们定居一墅江山
- ·中国人民银行防城港市中心支行电话
- ·风暴潮侵袭白浪滩 当地军民奋起救灾
- ·休渔期结束 企沙渔港百船齐发出海作业
- ·防城港市“十百千”项目建设专题会议召开
- ·防城港市质监局窗口获评全国文明服务窗口
- ·一名外籍受伤船员在防城港得到及时救助
- ·防城港大众注意啦!冷空气南下,寒露风将临
- ·《鸟瞰防城港》第二十六集:航拍防城区魅力防城江
- ·防城港港口西湾绿道路灯工程竣工 给海湾新区平添“亮丽”
- ·防城港市纪委电话
- ·我市对西湾海域开展清理取得一定的成效
- ·防城区举办“心仪广西•中国东盟旅游第一站”手机客户端(APP)推介会
-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
- ·防城港市民政局电话
- ·防城港旅游没有淡季
- ·防城港火车站再创单月运量新高
- ·百名博士港城行 聚才扬帆正当时
- ·受“彩虹”搅局,“十一”黄金周防城港共接待游客76.8万人次, 旅游收入4.03亿元
- ·防城港市代表团参加“2014下龙文化旅游节”剪影
- ·防城港生态家园更宜居
- ·光坡镇灾后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已逐步走向正常
- ·防城港市机关后勤服务中心
- ·茅岭乡:“民生项目”建设提升农民收入
- ·三表兄海滩遇险 缉私民警疾驰救援
- ·防城港市绩效办电话
-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 ·防城港首家民间合法“爱心”协会挂牌
- ·下周一 穿短袖的“夏天”将告结束
防城区着力打造现代特色农业
在防城区华石镇,6500余亩的红龙果种植基地装点着附近大大小小的山坡,素有“夜仙子”美称的红龙果花在过去几天的夜间竞相开放。预计6月底,今年第一批红龙果将成熟上市。
近年来,防城区以“农民万元增收”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一镇一产、一村一品”战略,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总面积达5万多亩。其中,红龙果、柑桔、香蕉、蔬菜基地、牛大力等一批特色农业发展基地的规模日趋壮大。华石镇黄江村获“广西红龙果村”称号,防城紫红薯、华石“吟春”牌红龙果、峒中反季节香蕉等产品畅销区内外,那屋背村酸椒、酸菜、中间墩村萝卜供不应求。
让科技成为现代农业发展引擎
目前,防城区已建成1000亩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用于展示水稻、蔬菜、水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培训和引导农户学习并应用农业科技。实行区级专家组成员挂钩到乡(镇)、乡级技术指导员“包村联户”的农技推广模式,实现农技培训与农户直接对应联系,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步伐。以继续教育、中等实用人才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为载体,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科技人才和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力度。2014年以来,防城区共培训科技人员240人次以上,培训农民1.4万人次以上,农民的科技意识明显增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等良种良法大面积推广应用,杂交稻面积占水稻播种面积的95%以上,杂交玉米达到 100%,先进适用技术综合应用率显著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连片发展集中产业力量干大事
在防东高速公路华石镇出口周边,以冲敏为核心区,以水营街道丹竹江村,华石镇华石、黄江村,那梭镇那夏、那富、稔稳和平木等村为辐射区,总面积约30000亩,核心区3000亩的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正在加快推进。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白马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华祥农业开发公司、锦发种植专业合作社、美凯现代循环农业、科农蔬菜种植合作社等13个农业开发企业落户示范区投资农业开发项目。发展蔬菜、特色水果、金花茶、橘红、牛大力、百香果、香茅、中药材等特色种植及溪水鱼、肉牛等特色养殖业;着力抓好“菜篮子工程”建设,每年投入菜篮子基地建设资金200多万元,扶持农民合作社,建成那梭镇平木村、那夏村,华石镇冲敏村、那良镇那务村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面积3200多亩。蔬菜设施大棚、水肥一体化等建设农业建设发展较快,全区建成设施蔬菜大棚面积约420亩,水肥一体化面积约560亩,形成了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特色农业发展格局。
农业合作组织鼓起农民钱袋子
在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等惠农、扶农政策鼓励支持下,农民合作组织飞速发展。2014年新增农民合作社59个,新增家庭农场53个,全区农民合作组织达197个,主要涉及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服务业、林业等。合作组织发展成员3174人,带动非成员农户13197户,3.22万人,2014年组织销售农产品总值9419.44万元,销售农产品1.84万吨,培训农民和合作社成员1.08万人次,合作组织总收入9715.74万元,成员人均纯收入9400元。滩营乡兴塘种养专业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该村18个农户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合作社经营,发展种植火龙果、莲雾、杨梅等特色水果约96亩,发展莲藕、鱼、水禽立体养殖80亩,农户从土地租金、劳务、销售分红中每年每户均收入超2万元。在华石镇那湾村,返乡农民工黄图寿运用在广东某番石榴农场务工学到的技术,于2013年返乡创办了华石新叶家庭农场,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推广种植加工专用红心番石榴100多亩,建设红心番石榴茶加工厂房3000平方米。目前,加工产能30吨/年,年产值60多万元。大菉镇那排村返乡农民工陈晶才,返乡后在农业局、民宗局扶持下种植粉蕉、牛大力、皇妃贡柑等特色种植业50多亩,年收入15万元。
科技、产业和合作社已成为防城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三大法宝。在全力推进边海经济带建设过程中,防城区主动适应农业发展新常态,依托“边山海”农业发展特色,加快金花茶、绿化苗木、特色水果、无公害蔬菜等特色产业发展,并充分发挥金花茶的核心示范作用,辐射带动周边各类农产品基地建设,同时重点抓好金花茶深加工和新产品研发,着力打造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新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