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巢引凤聚英才 龙腾虎跃创辉煌

www.bianguan.net 2014-7-15 9:21:49 新闻专栏客服:小黄16108382
                   ——两届“百名博士防城港行”科技服务活动纪实
                                  本报记者  黄涵可
    作为正在崛起的工业城市、国际门户城市和海洋文化城市,我市高度重视人才和科技,从2010年起,先后推出了“聚才扬帆”计划、“白鹭英才”计划、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人才特区”等覆盖各个层面人才的工作计划,为其提供安家费补贴、高技能人才津贴、在职深造奖励等优惠政策,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扎根港城。其中,市委、市政府更是将“百名博士防城港行”活动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把这项工作作为引进智力、注入活力、增强竞争力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来抓。
    群贤毕至 风好正扬帆
    自2012年以来,我市已连续两年成功开展“百名博士防城港行”活动,共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外33所知名高校的222名博士、博士后到我市开展科技服务或社会实践。两年多来,博士们迅速融入防城港这片热土,以破解防城港发展难题为己任,“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富有见地的建议,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2013年7月, 117名博士、硕士在防城港开展了为期10天的考察调研活动。他们分成五个分团,分赴上思、东兴、港口、防城以及市直企业进行实地参观考察,目睹了防城港蒸蒸日上的发展形势和巨大的资源优势,提出了很多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其中,工信分团认真为地方经济发展把脉,在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和产业发展等方面为有关单位提供“金点子”;港口分团建议盛隆冶金公司把多余的高炉煤气用于发电或输送至加热炉加热钢坯,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科研难题;防城分团为壮大金花茶产业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上思分团提出了引进甘蔗新品种、科学灌溉和施肥、防病虫害来提高甘蔗产量和企业效益的建议;东兴分团提出了以边贸带动物流业和加工制造业,促进东兴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可行性方案。
    早在2012年7月,我市就开始实施“百名博士防城港行”科技服务活动,旨在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了解认识防城港,参与防城港建设。第一批100多位博士、硕士研究生进行为期10天的科研调查活动,向各个县(市、区)和企业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75条,确定课题研究方向101个,一大批博士、硕士表示愿意在毕业后来此工作。事实证明,一年时间内已经有十几个来自国内著名大学博士、硕士生落户防城港。
    “巧”纳英才 双赢结硕果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博士们通过言传身教、强化培训,着力培养人才,促进观念转变,变“输血”为“造血”,为我市留下了一支不走的人才队伍。
李桂森就是通过2012年“百名博士防城港行”活动后,留在当地工作,成为“白鹭型人才”的。李桂森说,防城港对于人才的重视以及广西北部湾的发展速度让他决定在“白鹭之乡”防城港安定下来,成为人才“候鸟”。
    多年来,我市坚持“硬件不足软件补,政策不足服务补,优惠不足感情补”的人才服务理念,把人才工作的重点由“管人”转到“服务人”上,做到从思想上重视人才,在工作中尊重人才,在感情上贴近人才,真心实意地凝聚和团结人才,逐步形成了我市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优秀人才群体。
    清华大学博士后梅佳,在参加2013年7月 “百名博士防城港行”之后,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又报名参加了“中国博士后西部服务团广西行”活动,其中,他的三个科技项目获得自治区和防城港市的立项支持。对于第二次来到我市,他说:“防城港山好、水好、人好、政策更好,我十分期待毕业后能够来这里工作。”
    据悉,我市2011年就已兑现436万元安家费给前期引进的人才。下一步,我市还将为引进的人才在编制等方面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
    乐当“红娘” 助推求发展
    要破解后发展地区的人才困局,关键在于用人机制创新。我市以建设东兴试验区人才特区为主抓手,通过明确平台建设扶持、创新创业扶持等“一揽子”优惠政策,给出“真金白银”,力求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最优的创业平台、支持政策和人才服务,助推人才茁壮成长。
    市委组织部有关领导告诉记者,我市不断优化人才政策,对领军人才,免费提供高层次人才周转房租金;对引进的博士、“985”高校硕士给予相关安家费补贴,其中给予引进的博士10万元安家费;在个人购买住房之前,提供3年的免费过渡性住房;对急需紧缺人才的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入园、住房保障等,给予优先解决;允许高层次人才灵活取用住房公积金;对于有工作经验的博士生、研究生在就职一年后,给予副处级别的政治优待等,力促我市开创人才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通过活动中与防城港的亲密接触,不少博士已经深深爱上了这座“开放开明开拓”的新兴工业海港城市,看中了这里的发展机遇。他们表示,回去后将担当政校合作的联络员和“博士红娘”,充分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把学校和个人的具体优势、科技成果、信息资源等与地方的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推动政产学研合作,努力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地方、企业的合作通道,着重推动高等院校和企业共建研发机构、博士院士工作站、科技创新基地等研发品牌,力争建成一批有深度合作内容的校企联盟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本文来源于:防城港市新闻网-防城港日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小黄16108382

>>防城港新闻专栏